胡椒不吃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盤帶肉的,兩盤素的,三盤菜加六個饅頭,一共花兩塊錢。
結賬時朱彪直咂舌,連稱不該點肉,但在吃飯時,可是用饅頭把那盤菜的湯汁都給沾吃了。
也許是中午吃飽有了力氣,等秦向河去藥店買了一摞草紙,朱彪就讓他坐旁邊休息。
估摸每包要裝的份量,朱彪一個人包起來。
家裡開香燭店,從小跟父母一起包東西包習慣了,不到一個小時,就把大半蛇皮口袋的十三香給分成無數小包。
有朱彪從上午就支鍋擺東西的預熱,秦向河到招待所對面,還沒處理好要當眾燉的黃鱔,攤子前圍了裡三層外三層。
而朱彪無師自通,早混進了人群,開始大肆傳言十三香的來歷。
有昨天從別人那風聞這秘史的,還不時插上兩句,幫忙完善情節。
於是十三香來頭越發大了,彷彿來這一趟,若不弄點回家,簡直虧大發了。
在朱彪大力宣傳下,秦向河儼然成為了民間祖傳手藝的繼承人。
靠這名頭,尤其是嘗過使用十三香燉的黃鱔味道,不光黃鱔賣的快,連一小包一小包的十三香,也很快銷售一空。
讓秦向河哭笑不得是,招待所那些人,有幾個看衣著就是家境很殷實的,可能覺得賣回招待所煮不方便,多賣兩條後,讓他給當場做了。
當然,這得另外加錢,可人家根本不在乎多那幾毛塊把的。
開此先例,不斷有人跟著有樣學樣。
秦向河有種錯覺,這樣賣著賣著,最後不會變成大排檔了吧,是不是明天讓朱彪進點啤酒冷盤什麼的。
黃鱔賣的快,本想能早點回家,結果比最後弄的比昨天還晚,但也因此多賺了好幾塊的加工費。
看的朱彪在旁直感嘆,坦言秦向河要是縣城本地人就好了。
那樣還回什麼家,直接從白天干到夜裡啊,光是加工費一天就能掙十幾塊。
若是有選擇,秦向河是情願不掙這幾塊錢。
以後還要繼續來賣黃鱔,搞好關係,這些人走之前很可能都會是老主顧,關鍵這些人確實有錢。
吃完,覺得加了十三香後,口味確實變好,或許是早為回去做準備,這些人都幾包甚至十幾包的買,生怕明天他這民間手藝傳承人就不來了。
期間黃鱔賣光時,朱彪偷偷拉他去一旁商量,說去幾條街外的市場悄悄買些黃鱔來,多賺點加工費。
秦向河連忙給拉住,刨去附贈的十三香價值,他的黃鱔實際價格都比市場要低了,單單賺那幾塊錢加工費,不如直接賣十三香材料,還能早點回去。
等最後一包十三香賣完,秦向河立刻收攤。
有朱彪這個幫手,他省老多事了,後續打掃什麼不用管,鍋碗桌子啥的,朱彪最後也會搬回家。
臨別前,他特地多加了一塊錢給朱彪,算是租鍋碗的錢。
騎車走遠,找個僻靜巷子把錢掏出來數,加額外的加工費,共一百五十六塊錢。
另外,最後單賣的十三香,竟有三十多塊的收入。
那可是一小包只賣三毛錢,就說今天賣出了一百多包,他只知道朱彪包了很多,沒想有那麼多。
數完錢,秦向河自然要去消費一番。
家裡缺太多東西了,然而剛還了劉劍家的錢,又打算最近把大哥家兩百塊給還了,還有村裡其他人的,大手大腳就別想了。
不過,給倆娃吃的上不能節省。
肉是必須的,大骨頭連吃兩、三天了,今天花兩塊六買了一隻雞,回去燉給娃吃。
農村只過年時捨得殺雞,平時留著下蛋,倆娃也都是過年去爺爺奶奶家,才能吃到。
特意多買了幾斤肉,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