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近看到很多聊三國的影片,引起了我的回憶。第一次接觸三國是在小學看的電視劇,94版的。當時小,因為小說是文言文,知識儲備不夠看不懂,所以就沒看。後來讀初中了,學了冰心的一篇文章,上面提到了《三國演義》,頓時就有了興趣,連忙跑去書店看書。 我記得當時的書店有一種看書的模式,就是辦卡,我記得當時是36一整年,24半年,我爸給我辦了一年,一年內書店裡沒開封的書都可以看。 想到這裡,突然就感覺好開心,那個時候除了要讀書,其他的都不用操心。後來長大了,工作了才發現現實好殘酷。 三國第一回,就是天下大亂,在電視劇裡這個大亂的場景沒多少篇幅,但是在小說裡卻寫了挺多,我記得是。宦官專權導致皇位交替頻繁,後來終於在大將軍何進的時候才穩定下來。這個時候突然又天災,加上貪官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最後張角領導了農民起義。何進的軍隊打不過,只能稟告皇帝讓各地自己募兵守備。 地方官員有了募兵權就相當於他們的位置提了一級,可以成為諸侯了。因為這樣,想招募多少就招募多少,甚至可以超過中央。於是,就有了群雄逐鹿。 劉備在這個時候恰好遇到了關羽和張飛,三人因為豬肉結識,然後結拜為異姓兄弟,劉備在這個時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朝廷弱小,一但各地諸侯有了軍隊,黃巾之亂一旦結束,就是群雄並起之時。 果然,黃巾之亂一結束,朝廷對於地方上的軍隊已經沒有辦法了。何進想幹掉十常侍,袁紹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讓董卓進京。曹操覺得太過了,只需要幾個執法校尉管一下就行了,但是何進還是聽了袁紹的。何進死後,董卓剛好到京都,於是歷史上著名的董卓之亂便產生了。 我個人覺得,袁紹就是想搞亂朝局,因為他家四世三公,勢力最大,只要朝廷一亂,誰都拿他沒辦法。所以,董卓進京,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袁紹。 董卓卻是太過分了,於是在袁紹的號召下,十八路諸侯進京勤王,但是這裡有的諸侯並不是真心的,比如袁紹,他的兩員虎將:顏良文丑沒來,而且在孫堅一路凱歌的時候對於弟弟不給糧草的事兒裝作不知道。說明什麼問題,其實袁紹並不是真心想幹掉董卓,他為什麼要幹掉董卓呢?董卓原本就是他建議叫進來的。董卓把持朝政,禍亂天下,他正好可以藉此名義不聽中央的話,於是袁紹家族是越來越強。 而諸侯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曹操和孫堅就是真心勤王,但是呢?一個得不到糧草,一個得不到支援,都敗了。 後來孫堅一氣之下回了江東,曹操兵敗回到軍營,發現眾人正在飲酒取樂,大氣之下也溜了。 要知道,當時正是虎牢關之戰後,當時關羽斬了華雄,三英又打跑了呂布,士氣正盛,完全可以一鼓作氣直達都城。但是曹操追擊出去的時候,袁紹卻帶著眾人在喝酒慶功,真不知道是不想打還是真的不懂兵法。 後來董卓帶著皇帝遷都了,走之前把都城的財行掠奪了一空,還殺了好多人。 袁紹這個時候才帶領諸侯拿下原都城。但是有何用呢?孫堅恰好在這個時候撿到了傳國玉璽,但是訊息洩露被袁紹知道,這才一氣之下回了江東。 孫堅並沒有歸還傳國玉璽,說明他內心也有稱帝的想法,只是此刻時運不齊,不好表露出來。 但是,十八路諸侯之中,又有誰不想當皇帝呢?連劉備當時和關羽張飛結拜,也是有謀劃的:黃巾之亂結束之後必定群雄逐鹿,正是建功立業之時。 所以,劉備內心也想趁機當皇帝。 袁紹、袁術更不用說了,袁術是所有諸侯裡最先稱帝的。 就像三國裡有個人說的,你們雖然討伐董卓,但是誰都想成為下一個董卓。 哎。 所以,羅貫中把人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想起網上有一個問題,就是問: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中,誰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那肯定是曹操啊,曹操死後,曹丕繼任魏王,他暗中逼迫皇帝退位然後自己當了皇帝。諸葛亮一看,曹丕稱帝了,為什麼劉備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