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褒姒,姒姓,褒國人,生卒年不詳,是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周幽王的第二任王后,也是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她以美貌著稱,但因其不愛笑而引發了著名的“烽火戲諸侯”事件,間接導致了西周的滅亡。褒姒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成為了後世文學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
二、人物生平
1、褒國獻女
褒姒出生在褒國(今陝西漢中地區),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周幽王三年(前779年),周幽王為了擴張領土,發兵攻打褒國。褒國兵敗後,為了乞求投降,獻出了褒姒這位美女。周幽王一見褒姒,便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對她寵愛有加。
2、寵冠後宮
褒姒進入周王宮後,很快便成為了周幽王最寵愛的女人。周幽王四年(前778年),褒姒為周幽王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姬伯服。褒姒生下兒子後,周幽王對她的寵愛更是達到了極點,甚至開始冷落原來的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
3、廢后立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幽王對褒姒的寵愛愈發深厚,他開始考慮廢黜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這一決定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但周幽王卻一意孤行。周幽王八年(前774年),他正式廢黜了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這一舉動引起了申後之父申侯的極大不滿,為後來的西周滅亡埋下了伏筆。
4、下落不明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為了報復周幽王廢黜女兒和外孫的行為,聯合鄫國、西夷犬戎大舉進攻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慌忙點燃烽火召集諸侯援救,但諸侯們因之前多次被戲弄而不再相信周幽王的烽火訊號,沒有前來援救。最終,周幽王和姬伯服在驪山之下被犬戎殺死,褒姒則被犬戎擄走,從此下落不明。隨著周幽王的死亡和褒姒的失蹤,西周王朝也宣告滅亡。
三、主要影響
1、間接導致西周滅亡
褒姒雖然只是周幽王的一個妃子,但她卻間接導致了西周的滅亡。周幽王為了博取她的歡心而多次點燃烽火戲弄諸侯,導致諸侯們對周幽王失去了信任。當申侯聯合犬戎攻打鎬京時,諸侯們因不再相信周幽王的烽火訊號而沒有前來援救,最終導致了西周的滅亡。
2、成為文學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
褒姒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和悲劇色彩,成為了後世文學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在詩詞、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中,褒姒的形象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和象徵意義。她既是一個美麗的女子,也是一個引發國家滅亡的禍水;既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也是一個被權力鬥爭所犧牲的棋子。
3、引發對女性地位的思考
褒姒的故事還引發了對女性地位的思考。在古代社會中,女性往往被視為男性的附屬品和玩物,她們的命運往往掌握在男性的手中。褒姒作為一個美麗的女子,卻因為不愛笑而引發了國家的滅亡,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和偏見。同時,褒姒的故事也啟示我們,女性應該有自己的獨立地位和尊嚴,不應該被男性所控制和擺佈。
四、軼事典故
1、烽火戲諸侯
據《史記》記載,褒姒不愛笑,周幽王為了博取她的歡心而多次點燃烽火戲弄諸侯。有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後諸侯們慌忙率兵趕來救援,卻發現並沒有敵人來襲。褒姒看到諸侯們驚慌失措的樣子後哈哈大笑起來。周幽王見狀非常高興,於是多次點燃烽火以博取褒姒的歡心。然而這一行為卻導致諸侯們對周幽王失去了信任,為後來的西周滅亡埋下了伏筆。雖然“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在史學界存在爭議,但它已經成為了褒姒故事中最為人所知的一部分。
2、怪女褒姒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