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5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
說是古代神話的百科全書。透過他的努力促成,歐洲第一次有了荷馬史詩的(拉丁文)譯
本。他致力於研究但丁的《神曲》,1373年,最後一次修訂他的《但丁傳》。晚年公開講
學,主持《神曲》講座。在傳佈古希臘羅馬的文學藝術,擴大文藝復興的影響上,卜伽丘作
了不少工作,但和他前期的文學活動比較起來,成就不算太高。
1362年,有一個狂熱的苦修教派(Cartbusian)的天主教憎侶,在臨死前派遣另一個
苦修教派僧侶,對卜伽丘進行咒罵、威脅、規誡,使他在精神上產生了極度的震動。他懺梅
了,願意棄“邪”歸“正”了,甚至要把《十日談》和他的其他著作都付之一炬,把他收藏
的書籍都賣了;他還打算皈依教會,這樣就將徹底拋開了人文主義者的立場。幸而他為彼特
拉克所勸阻。l374年,他的好友彼特拉克病逝,這對於他是精神上的重大打擊。第二年
冬,他在貧困和孤獨中離開人間。
1471年,《十日談》在威尼斯出版,這是這部鉅著的最早版本,當時歐洲才開始使用
印刷機;接著在1472年、1478年,又相繼在曼杜亞等城市出版。1492年威尼斯又出版了
《十日談》的第一個木刻插圖本。總之,在十五世紀,《十日談》印行達十版以上;在十六
世紀又印行了七十七版。這充分說明了這部以新的文學形式出現的短篇小說集在當時深受歡
迎的情況。
《十日談》又被譯成西歐各國文字,1620年,英國出版了根據法譯本轉譯的英譯本;
這以後的三個多世紀裡又先後出現了不下於十種英譯本。在英國,沒有一本義大利文學作品
引起翻譯家和讀者這樣濃厚的興趣。
《十日談》對十六、十七世紀西歐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
佔有重要地位。英國喬叟的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在全書的藝術構思上受
《十日談》的啟發,其中有三個故事(管家的故事,學者的故事,商人的故事)取材於《十
日談》。法國瑪格利特·德·那伐爾的《七日談》(1559)更是在格局上完全模仿《十日
談》的一部故事集。英國莎士比亞寫於十六世紀早期的兩個喜劇《辛白林》、《善始善
終》,那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來自《十日談》。法國莫里哀根據《十日談》的第七天故事第
四寫成喜劇《喬抬·唐丹》(即《受氣丈夫》1668)。德國啟蒙時期的萊辛,把《十日談》中
的“三個戒指”的故事接過來,寫成詩劇《智者納旦》(1779),反對宗教歧視和民族仇恨,
宣揚信仰自由。此外,象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維加所寫的兩個喜劇。法國的寓言詩
人拉封丹所寫的《故事詩》,以及英國的詩人錫德尼,德萊頓,濟慈,丁尼生,美國的詩人
朗費羅等都曾經從《十日談》裡取得了他們的作品的題材。
當然,歷史上的反動派對於這部鉅著卻是十分憎恨。1497年,在天主教會發動的一次
宗教狂熱中,不少珍貴的《十日談》版本,和其他文學藝術作品,都作為“誨淫誨盜”的東
西,被扔在佛羅倫薩的廣場上,付之一炬(《十日談》的最早版本流傳下來的因之非常稀
少)。1573年,佛羅倫薩出版了一種教皇欽定的《十日談》刪節本(Giunti版),把裡面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