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匣子裡果然裝著一幅畫,約莫兩尺寬,畫紙古色生香,光是望著,便覺得有一種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畫軸緊卷,軸木是金絲檀木所制,檀香清淡,繚繞不散,好像會自動凝聚一般把整幅畫籠罩起來,使其不會受到任何蟲蠹傷害,還能闢濕氣;軸頭是碧玉,碧綠得亮眼,十分溫潤,單是這個碧玉軸頭,便價值千金。
但珍貴的材料沒有引起寧採臣絲毫興趣,他感興趣的是畫像本身。於是把畫軸捧出來,緩緩拉開。
在展開畫像的同時,寧採臣有一種錯覺:他覺得畫上激發出了一片燦爛耀眼的七色霞光,就像以前看日出時,那朝陽噴薄而出時的萬丈光華!可等他定神一看,才開啟小半截的畫像上什麼動靜都沒有,畫紙質樸,筆墨清新。
縱然只看到畫像的一小部分,但鬼斧神工般的畫法畫工已讓寧採臣咄咄不已,端詳著閃露出來的靈活靈現的線條,他終於知道「下筆如有神」的境界具體是什麼樣子了。相比之下,其原本那幅聖賢畫像簡直就是三歲孩童的塗鴉之作,粗鄙不堪,入不得眼。
寧採臣閉上眼睛,深呼吸了三次,平靜下心情,才繼續拉開畫像。
他終於得以完全看到了畫像的全貌,正是一幅儒巾白衫的聖賢畫像,畫的是儒教鼻祖級人物「孟子」。可與尋常聖賢畫像的人物素描不同的是,這一幅卻有著自然背景。背景竟是滿天的烏雲,烏雲壓城城欲摧,鋪天蓋地鎮壓下來,似乎要壓垮人間一切。儒巾白衫的聖賢孟子就站在烏雲下,負手而立,昂首望天,翻出一個驚心動魄的白眼。
寧採臣與那白眼碰上,腦海轟的一響,靈臺精神一陣劇烈恍惚。在一瞬間,那個面對烏雲崩天壓力而桀驁不屈的白眼似乎一下子穿透了他的心神,留下了一點印記。
寧採臣震撼無比,大力揉揉眼睛,定神凝視:畫上的聖賢彷彿正活著一般,把滿天異象視作無物,形態瀟灑,放蕩不羈。顯得他意志弘毅,不管是山崩,還是天塌,都顏色不變。
——古往今來無數讀書人苦修的「仁者弘毅」,在這一幅聖賢畫像上,竟然得到了完美的表現!
畫像左側空白處還提有字,書法極好,龍飛鳳舞,筆墨酣暢,一百多個字一氣呵成,絕沒有半點停頓遲滯之處,就像打得一套境界完滿的拳法,行雲流水,使人一看,就覺得身心舒暢,萬念通達,全身千萬個毛孔都開張伸展起來。
那感覺,爽!
「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也。其氣至大至剛,可塞於天地之間,可縮入七尺軀幹。此氣聚結,能得意志力量,名曰:仁者弘毅……」
不由自主的,寧採臣就唸了起來,漸漸由「念」變「讀」,又由「讀」成「吟」,聲音越來越大,在屋中激盪著。
這是一篇《浩然養氣訣》,但凡讀書人,都熟讀於心的,寧採臣更是能倒背如流。但誦讀千百次,卻沒有任何一次像眼前這次一樣,心境如鏡,聲情合一。那一個個字,都活過來了,靈動活潑,刻進他的腦海里,與先前聖賢白眼所注入的一點印記融合起來,互通交融,化做一團變化萬端的氣息,洗滌著寧採臣的身心。
這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非常美妙,如痴如醉。
寧採臣舒服得要呻吟起來。
「……所謂功德,所謂因果,所謂逍遙無為,儘是虛偽;正氣凜然,不為事物變色;小人難養,誅之;奸佞不爽,殺之!意志達天,道義只在我心……」
——這最後一段,卻是寧採臣所接觸所熟記的《浩然養氣訣》的版本里,一個字都沒有寫著的。
當他吟完最後一個字,奇象突生,那幅聖賢畫像上的筆墨條條剝落,都化成粉末狀的塵埃,嘩啦掉下。轉眼間,一幅獨一無二的聖賢畫像化為烏用,空餘下一張古樸的畫紙。紙上有筆痕留下,是作畫者力透紙背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