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就在民間傳開了。
倒坐觀音
興水寺後曾有座觀音廟,裡面的觀音娘娘和別的寺廟裡的不同,她的坐姿是倒著的。因此這廟又叫“倒坐觀音廟”。為什麼觀音倒著坐,難道是對誰有意見,亦或跟誰鬧矛盾了,還是什麼其他原因?這裡有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觀音娘娘閒著沒事,出山閒逛,碰到興水寺的三姐妹,老三生性活潑,點子最多,好捉弄人,看到觀音娘娘手持淨水瓶,一本正經的樣子,就跟她打賭,說誰能讓牛王殿裡的老牛站起來走走,誰就是這裡的老大,她們姐妹仨都尊她。
觀音娘娘一向好靜不好動,更不愛多事,本不想和三姐妹打賭,可看不慣老三嘻嘻哈哈的樣子,就想:打就打,難道我堂堂觀音娘娘還鬥不過你一個黃毛丫頭不成?觀音娘娘信心滿滿,信步走到牛王殿,對牛王說了來意,讓他暫時出去走走,沒想到被牛王一口回絕,理由是自己是守護興水寺的大神,保一方平安的,不能擅離崗位,否則會被玉帝懲罰。任憑觀音娘娘好說歹說,老牛的牛脾氣上來了就是不答應。老三見狀,笑嘻嘻走到老牛身旁,拿起一根小草,在老牛腋下撥弄,老牛怕癢癢忽地站了起來,想呵斥老三卻見這丫頭嘻嘻哈哈,知她是頑劣,也就不計較。觀音娘娘打賭輸了,覺得很沒面子,回到觀音廟氣得倒坐在那裡,半天不言語。老大老二怎麼勸說也不肯轉過身來。從此,便有了這“倒坐觀音”的坐姿。
神牛護泉
興水寺門前有座牛王殿,殿內供奉著一尊牛王爺塑像。寺前的深澗裡有個神泉,泉水甘甜清冽,久旱不涸。清冽的泉水常年流下山來,澆灌山下糧田,還供百姓飲用。傳說這是龍公爺爺特意從這裡打通一個海眼,引來甜水為民飲用、澆田。所以百姓歡喜非常,對龍公爺爺感恩戴德。
好景不常在。山下村裡有個大地主,仗勢霸佔了神泉,不讓百姓用水,誰要用水拿錢來買,並派了一夥打手晝夜看管。有個貧民叫二楞,跑到山頂跪在龍神廟大殿前向龍公爺爺告了一狀。龍公爺爺一聽,火冒三丈,就派當年他放的那頭大黃牛到了神泉邊,用它那鋒利的雙角奮力驅趕地主的打手,眾歹徒看事不好紛紛逃走。從此大黃牛昂立於神泉邊晝夜監守神泉供百姓飲用。
當地百姓為了永遠記住黃牛的大恩大德,把它封為牛王。在神泉北岸立了一座“興水寺”,寺內建了座牛王殿,把牛王的尊容立於正中,每逢初一、十五焚香化紙,一直延續數百載。
大雨不淋小腳娘
興水寺旁住著一戶人家,男人死得早,女人一個人拉吧著年幼的兒子過日子,孤兒寡母吃盡了人間苦頭。兒子長大了,把老孃安頓在一間偏房住著,自己和媳婦住三間堂屋。平時有好吃好喝的,兩口子總是不捨得給老孃吃,躲在屋裡偷著吃。還天天讓老孃一起下地幹活。村裡人看不過眼,都勸他好生善待老孃。兒子兒媳不聽,都當了耳旁風。
這天,兒子和老孃媳婦三人一起下地幹活。正在幹著活,天氣驟變,大雨眼看就要下來了。兒子背起媳婦就往家跑,老孃踮著小腳在後邊跑。大雨嘩嘩下來了,神奇的是,那雨像長了眼睛,專追著兒子兒媳下,老孃那裡一絲雨滴也沒有。
兒子兒媳跑回家淋了個落湯雞,老孃身上絲毫沒淋著。兒子兒媳大病一場,遲遲不見好轉。老孃心痛兒子,知道是興水寺的仨神仙作業,就去燒香磕頭,請求原諒兒子兒媳的不孝。
兒子兒媳也知道了自己的行為惹怒了神仙,羞愧萬分,跑到興水寺跪倒在地,磕頭作揖,表示痛改前非,好好孝敬老孃。仨神仙見兒子兒媳真心悔過,就原諒了他們,當天兩人病就好了。倆人立即把堂屋騰出來給老孃住,不讓年邁的老孃下地幹活,一日三餐,天天好生伺候,老孃一直活到百歲。兩口子也都長命百歲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