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豆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了,就你會哄哀家,嘴上抹了蜜調油。」太后緩慢將那木匣開啟,幾段伴著木魚與佛經的回憶就如燒著的檀香菸裊裊升起。匣子裡是一支早已修好的金簪子,稀奇的是那野生紅珊瑚竟是長成了佛手的樣子,靜靜地鑲在了簪頭。紅珊瑚已是難得,更難得的是紅珊瑚佛手中又鑲了個紅豆大小的金蓮花,簡直巧奪天工。
「太后……」老嬤嬤將扇子收了去,摸出蘇繡的帕子抹了眼角,她是當年跟著太后出嫁的陪嫁丫頭,自然曉得自家大小姐的心事,「大師已去,這簪子還是收著了吧,睹物思人怕是要睡不踏實了……」
皇太后將那簪子放於手心暖了一暖,眼神遠遠地飄到那餵錦鯉的女子身上,威嚴正色道:「哀家是時候動動這把老骨頭了。去吧,將重陽候府上的蘇雪丫頭叫過來給哀家請安,哀家也有話要問問她。」
作者有話要說: 每一位的留言收藏都是動力啊!謝謝!
第19章
蘇雪,重陽候蘇氏的嫡孫女,太子伴讀蘇青松之親妹。這孩子落地之日重陽候爺就歡喜難耐,家中好兒郎不缺,終於得了個嫡孫女,故而特特開莊放糧,樂善施粥滿滿待這孩子足月,為她積福呢。如此這般慈悲為懷的名聲便流傳開了,更有高僧前來,專為府上小小的女娃誦經。一來二去這孩子就結下了佛緣。
聽劉公公傳太后的口諭,蘇雪伸手將幾粒魚食兒扔進了瑤池的水裡,朝著大公一福:「那就勞煩劉公公帶路了。」
瑤池邊上早先搭了一處花亭,周邊種下了各樣蘭花,極盡燦爛。因為太后喜愛在這處觀景,劉公公便命人將花亭四角放置了仙鶴童子佛籠,時時供著佛香,煙霧裊裊。
「臣女蘇雪見過太后,太后金安。」
「起來吧,坐哀家眼前來。」太后手中撥著一串翡翠佛珠,聲音難得這樣慈愛。前陣子太子為討好她進上一本經書,趕巧了正是與自己頗有佛緣的大師親筆。大師早已圓寂,這經書恐怕再難尋得了。
看似祁謨只想和生疏的祖母討親近,實則不然。此局乃是一串連環竅,破局之人正是上一世的太子妃蘇雪。
蘇雪並不同於尋常女子,雖說重陽候府上下都嬌寵著這位大小姐,可這孩子自小便不喜好女紅朱釵,也不好詩詞書畫,偏偏喜愛往侯府老夫人的佛堂裡去,時時聽經時時敬香,當真是個有佛緣的妙女子。
起初老侯爺還攔著防著,生怕這孩子性子孤僻了,往後不喜熱鬧只能一盞青燈為伴。後來看實在攔不住,夫人就給支了個招數,既然府上與大寶殿的大師交好,乾脆送蘇雪丫頭每日去那處聽一聽佛法也好。
而這位大師,正正好就是那位與太后頗有淵源的高僧。上一世蘇雪曾與祁謨說過此事,時時感嘆大師一世清苦,眉間時常掛著一份沉沉的哀愁。那時太子已經封王,諸事無力迴天,但精明如此祁謨只從蘇雪隻言片語裡聽出了一段不能大白於光日的天家秘事。
恐怕自己那皇祖母還未出閣前就與大師相識了。
這回重來一世,若要得祖母相助必攻其弱勢。皇祖母手段強硬,鬥倒了的人恐怕疊起怨恨來都是罪孽滔天,唯有這一事才是她的心魔,一個苦苦的情字困住了她一生一世。
那日祁謨召喚蘇青松殿中一見,兩人都不好決定是否走這一步,最後祁謨硬是求他先將大師的親筆請出來。待太后疑心問起他時,祁謨也是把話說了個半圓,只供出蘇青松一人,並未提及蘇雪半字。皇祖母是何等聰慧的人!若直接將蘇雪供出來恐怕於大計無用。可這人啊越是聰慧,越只相信自己琢磨出來的事,祁謨就是算準了皇太后的性子,才將蘇青松求來經書的事當個由頭遞過去。
等皇太后隔日召來蘇青松一問,青松再將自己小妹常年與大師求取佛法的事情說了,太后念及大師非常,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