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圈子 (第1/2頁)
憨包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賈蓉絲毫不擔心雍乾帝會反對建設泉州港,不用朝廷撥款,對於緩解倭患還有莫大的好處,憑什麼不同意?
當然,在奏疏中賈蓉會詳細向雍乾帝闡述建設泉州港的作用。和蘇洵只是簡單說了經濟利益,實則賈蓉考慮的是更為深遠的軍事意義,泉州港將是大夏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海軍港。
驅逐倭寇,建立一支戰鬥力強的海軍是必然要求,以泉州港作為基礎向外延伸,將來還會在臺灣、琉球、舟山等地建設更為前沿的軍港。
與現如今的被動防禦不一樣,賈蓉對待倭寇的態度是主動進攻,藉著抗倭為大夏海軍建設開啟新的大門。
相當於在大夏來一場軍事改革,這時代對於海權意識十分淡薄,賈蓉知道無法讓朝堂上的官員無條件支援,因而採用官商合作的方式會來的簡單有效,等看到成果之後將來再大跨步前進也不遲。
既然短時間內不會重歸朝堂,賈蓉打算在東南一帶深耕細作,儘管他能做的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非常有限,不過對外交往的大門必須開啟不是,開門才能獲取外面的資訊,與時俱進不至於落後。
一路想著不知不覺來到鐘山書院的大門。
“這裡倒是沒什麼變化。”望著錢鶴親手書寫的書院牌匾賈蓉感慨道。
蘇洵不能體會他此刻的心境,笑道:“也沒幾年,能有什麼變化?”
聽著書院中傳來的朗朗讀書聲,賈蓉依稀回到當年自己在書院讀書的日子,那段時間應該是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
人生就是折騰。(就好比現代社會,城裡撲騰多年,年紀大了之後會發現也是在瞎折騰,失去的反而是曾經擁有的,停不下來也回不去。)
賈蓉莞爾:“胖子,有時候挺羨慕你,平平淡淡。”
蘇洵翻個白眼:“直接說我不思進取不就行了?還有我現在比你俊美,不許叫胖子。”說完大跨步走進鐘山書院。
果然,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通,賈蓉無奈笑了笑,往邊上看見停著一座轎子,看來書院今日還有客人。
走進書院就看見不少人站在院中,蘇洵正在和他們打招呼,而先到的黛玉、迎春、蘇小婉、賈鼎、蘇家小公子也在。
見著院中之人,賈蓉笑了,也明白外面轎子是誰的。
鐘山書院現任山長是李子健,估摸著是錢鶴的安排,而轎子的主人則是蘇州知府劉耕的,沒想到時隔多年劉耕還在蘇州任上。
劉耕見到賈蓉進來晃了晃神,沒想到短短几年當年那個在留園吟詩的少年已經成長到浙直總督位置,並沒有什麼羨慕的意思,劉耕坦坦蕩蕩來到賈蓉跟前執下屬禮道:“下官見過總督大人。”
賈蓉不急不緩的扶住劉耕的手笑道:“劉知府,幾年不見風采依舊啊,昨兒還想著拜訪你,沒想到今天就見到了,看來本侯和劉知府有一定緣分在。”
劉耕連忙說不敢當,心想著此人雖身居高位,脾性倒是沒什麼變化,還是喜歡說笑。
賈蓉也知道身份的變化必然不能再和當年那般相處,點了點頭然後走到李子健跟前行禮。
“弟子賈蓉,見過山長、幾位先生。”
書院迎接賈蓉的人全是當年對他有授業之恩還在教書的大儒,賈蓉執弟子禮問候。
多大的官在老師面前始終都是弟子,師道尊嚴和父父子子等同。
幾位教過賈蓉的先生見他不擺總督的架子十分滿意,紛紛捋著鬍子笑容燦爛。
李子健滿意道:“早聽聞你要南下,沒想到這麼快見面,要來也不提前送個信。”他的話中帶有幾分責備的意思,就好像長輩對晚輩的埋怨。
“早年賈蓉也得山長教誨,怎敢為來之事煩擾書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