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一小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一舟來到這個世界後,基本上吃的都是由高粱和蕎麥大麥一類麵粉,混合而成的雜糧。
口感粗糙不說,還有些苦澀的殘留。
調味料和烹飪方法也非常單一,除了煮就是燉,炒菜什麼的,也只有極少數有錢人家有鐵鍋才能做的出來。
基本上是動物油。
因為這裡的豬羊都吃草,沒飼料,肉質都很瘦。
不管什麼菜都需要油才香。
可想而知,沒有油,炒出來的菜反而沒直接燉煮的更入味更香。
江一舟明白,要想改善伙食,絕不是多養豬養羊就能解決的:放眼整個福松鎮,原主家算的上前三的富裕。
但肉菜每天也是定量。
豬肉的價格基本上都在三四十文一斤,雞肉更貴。
歸根結底不是人們不願意養豬羊,而是這裡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食物。
人都不夠吃,哪輪得到牲畜。
於是問題又回到原點:生產力。
只有讓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人們吃飽了,才有餘糧餵養更多牲畜。
也才有更多土地和勞動力去種植類似油菜籽之類的經濟作物。
江一舟這幾個月每天巡視自己的田莊,也跟附近的農民聊天,多走多看。
她知道這裡作物產量很低,除了沒有現代化肥加持之外,還因為種子本身。
這些種子基本上都是沒有基因改良的,產量很低,比如高粱燕麥等等,一畝能有百來斤就不錯了。
而來自系統的改良小麥則不同,根據上面的介紹,畝產至少七八百斤,甚至更多。
江一舟還特地問了小統子,由系統種子長出的小麥能不能當做種子。
以前她曾經聽說現代很多農作物種子只能種一代,種植二三代要麼減產要麼不結果。
所以她特意問一下。
小統子驕傲地表示:自然可以當作種子。
他還有句話沒說,系統讓小宿主把種子兌換出去,可不就是為了改善這裡的作物基因嘛。
江一舟現在賬戶上每天都在自動增加功德,都是之前推廣水車而對這個社會產生積極作用生成的。
沒想到只是一張圖紙就有如此多的收益。
小統子表示:這裡面只有一部分是圖紙的後期收益,還有一部分是她在田莊大搞建設,在無形中給附近的人提供了工作機會,給了他們工錢,讓他們有錢買糧食買衣服。
這些,系統也換算成功德,累積到她的賬戶上。
至此,江一舟才算真正理解當初小統子跟她說的功德獎勵規則:
——“對這個世界發展有好處的”
——“救助窮苦之人,修橋修路,解救危困……”
她之所以在這裡受到人們歡迎,尊敬,甚至面對外界對她的流言蜚語時,她們也會也毫不猶豫反擊回去,幫她說話。
是因為她切切實實幫到了她們。
江一舟心中感慨之餘,也更加充滿的動力和鬥志。
如果說她原本只是想逃出後宅,然後在這個偏僻貧瘠的地方站穩腳跟的話。
那麼現在,她的想法不僅僅是讓自己立足這個世界,她還要利用自己的金手指,讓這裡的人也過上更好的生活。
嗯,特別是那些婦人——她現在已經看到有更多的婦人來她的田莊上做工了。
她們發現自己做的工和男子一樣,可以掙到錢,她們自己願意來做,她們的家人也基本上願意她們出來。
畢竟沒有誰願意跟錢過不去不是。
當然也有個別“規矩”比較大的人家,但凡有一口吃的,也要女子不去“拋頭露面”,以免有傷風化。
江一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