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走上了科舉黑幕構成的一條邪道……(新的一月求收藏求票啦) (第2/2頁)
晴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沮喪的臣子,當先搶步而去,大聲附合,連贊官家不愧是聖賢天子。
吳執中怎麼也沒有想到,官家會突然冒了這麼一個騷操作。
可是此刻,站出來的臣工人多勢從,吳執中黑著臉正準備起高嗓門的當口,感覺到了袖口一緊。
一扭頭,就看到了身邊的陳侍郎一臉苦笑地微微搖頭。
“吳尚書,官家之言,確也有其道理,何況如今群情洶湧,為免生變,還請三思……”
聽到了陳侍郎這句意有所指的勸慰之言,吳執中最終無奈地輕嘆了一口氣。
罷罷罷,昏君執意,一眾奸佞逢迎拍馬,自己著實難有回天之力。
但好在,高璋那個小娃娃的省元資格,朝中臣工與官家都未反對,那便是勝利。
接下來的時間,整個垂拱殿簡直比那東京汴梁最熱鬧的集市還要喧譁。
足足持續了近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一干臣工,這才意有未盡地散場而去。
只是在那些離開的臣工中,有些臣工一副追悔莫及的表情,罵罵咧咧地朝著宮外行去。
這些臣工,多是之前家中有子弟透過了別頭試的,但考慮到子弟的水平太次。
不想讓他們去參加省試丟人現眼,所以就沒有參加今科省試。
又或者是雖然透過了別頭試,但也透過了省試,可偏偏家中的子弟報考的乃是雜科,而非進士科。
總而言之,羨慕嫉妒恨,罵罵咧咧出宮的大臣還真不少。
真正眉開眼笑,彈冠相慶的,自然也就是那一票失而復得的少數幸運兒。
雖然沒能透過進士科省試的官宦子弟足有十餘位。但朝廷不可能只把名額給他們。
那必定會惹毛那些同樣寒窗苦讀的舉子們,到時候惹出大亂子的話,滿朝臣工都難辭其咎。
而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論和選拔之後,只挑選了五位官宦子弟。
而蔡京家的老六蔡杳,也被官家力排眾意,執意也選拔進入殿試。
畢竟,高太尉家的娃娃都已經是省元了,身為大宋執宰的親兒子,卻連省試也過不了,這樣的反差,實在是太過打臉了點。
一開始吳執中一百個不樂意,但是好在趙佶親自溫言軟語相勸之下。
吳執中敢懟蔡京那個奸相,但終究不好懟趙佶這位昏君。
最終,蔡老六,也榮幸地搭上了殿試的順風車,走上了科舉黑幕構成的一條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