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星 (第1/3頁)
西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獵戶時代,公元6020年,華龍聯邦大秦星區始皇星。
一架大型空天巴士,沿著‘天箭’上空,自南向北,以低速巡航。機艙內,徐福中學二零三一八班的同學大呼小叫,爭相目睹大自然的奇蹟。自高空俯瞰,筆直的‘天箭’,綿延一百多公里,如線,如箭,如壩,如橋,將浩瀚的大海一分為二,連通南北。
北邊依次是冰封的海洋,冰原和雪原,銀裝素裹。南邊是灰褐色的東區大陸,再遠一點就是翠綠的草原,草原的盡頭是莽莽森林。兩者之間是蔚藍的大海。色調分佈非常分明有層次,如同大匠筆下的畫作,讓人歎為觀止。
空天巴士在天箭北端繞行一週,掉頭向南。在南端陸地上緩緩垂直著陸。艙門開啟,二零三一八班的學生,換上厚厚的冬裝,蜂擁而出。
這是徐福中學二零三一八班高三上學期期末的一次遠足活動。二零是屆別,表示6120年畢業。三是年級,表示高三。一八是班級編號。這是高三年級最後一次集體娛樂活動,下學期學生們都將進入高考的最後衝刺階段。
所謂天箭,是始皇星一處壯麗的季節性自然奇觀。每逢北半球的夏季,大陸和北極冰原之間的北海最狹處,一百多公里寬的冰層會消融,恢復成蔚藍的大海。冬季萬里冰封,極目一色的冰雪融化之後,水陸呈現出本色。從陸地到北極冰原之間,有一道自然形成的高出海平面數米不等的亂石‘堤壩’,將大海分割成東西兩塊。
‘堤壩’最寬處不超過兩公里,最窄處不小於一公里。自南而北,像是人為畫出來的一樣筆直,長達一百多公里。只在最北端地勢稍高,所以冰原融化的面積更多一點。
自高空俯瞰,加上南端弧形陸地,此處的自然景象形如一把巨大的弓箭。‘堤壩’即是箭桿。‘堤壩’北部稍高的部分類似箭矢。南部大陸為弓。
要觀賞‘天箭’,最佳的角度就是高空,所以先前飛機沿著‘堤壩’的上空飛了一個來回。落地之後,因為人的視角和視野,是看不出‘天箭’有多壯觀的。
雖然看不出壯觀,但景色還是相當美麗的。空氣澄澈,萬里無雲。海天一色,晶瑩如玉。太陽風掠過始皇星邊際,偶爾在天際擦劃出絢麗的綠色極光。
學生們大多被瑰麗的自然景觀吸引,咋咋呼呼地跑向海邊潔白的沙灘去踩水、拾貝,或準備‘冬泳’,一展青春的活力及身材,或紛紛開啟天訊的攝像頭,欲將美景留存到永久。
夏天冬泳,沒說錯吧?確實沒錯,因為這裡靠近北極,即便是夏天,水溫也接近零度。
徹底放飛自我數個小時之後,三一八班的學生們這才興盡而歸,陸陸續續地回到飛機上,因為飯點到了。
這是一架商務承租空天巴士。機艙的前半部放置有一百張舒適的躺椅,完全放平就是一架單人床。按二比一的比例分隔成左右兩個艙室,大艙室提供給女生。艙室後面是公共浴室,再後面是廚房。
學生們簡單沖洗了一下,換好衣服,從智慧機器人手裡領取了自己的飲料和快餐。沒一個學生留在巴士上吃飯,都走下巴士,或蹲或席地而坐,邊吃飯邊不時抬頭看看天空。他們在等流星雨。
天箭作為始皇星有名的景點,絕大多數同學其實都已經來過。這次三一八班將遠足地選在天箭,不是因為天箭的景觀,而是因為這裡即將降落一場流星雨。始皇天文氣象部門在幾周前就做了精確的時間和地點預報。三一八班選擇這裡是為了就近觀看流星雨。
流星降落的地點,按天文氣象部門的精準測算,基本上在北極冰原,可能有少部分會落到天箭北端那一帶。商務飛機住宿地離流星可能降落的最近距離有幾十公里,這已經是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觀看流星的最近之處了,學生們只要不上天箭,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