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番外篇)玄鳥軍事防務——海軍單位一覽(13) (第2/2頁)
詞庸白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臺圍殼兩側佈置 32 具垂直髮射單元,可發射 “暗影突襲 - 8” 巡航導彈。導彈採用隱身設計,雷達反射截面積僅 0.05 平方米,射程 6000 公里,可攜帶多種彈頭,採用量子通訊制導與人工智慧影象識別技術,精準打擊目標 。
(三)防空導彈:空中威脅的有力防禦
潛艇艇首和艇尾分別安裝 4 座 “天空攔截 - 5” 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導彈射程 40 公里,採用紅外、雷達與量子複合制導,具備高機動性,可有效攔截來襲的反潛直升機、無人機等目標 。
(四)電磁武器:科技賦能的未來武器
電磁軌道炮:超遠距離的強大打擊:艇首安裝 2 座 “電磁風暴 - 3” 電磁軌道炮,口徑 300 毫米,炮管長 30 米,初速度 7 千米 \/ 秒,最大射程 150 公里,炮彈採用新型電磁加速材料,穿甲能力強 。
鐳射武器系統:近程防禦的高效衛士:配備 4 座 “極光脈衝 - 4” 鐳射武器系統,功率 1000 千瓦,可在 0.5 秒內鎖定並摧毀 25 公里內的來襲目標,具備快速反應和多目標攔截能力 。
四、先進而智慧的電子資訊裝備
(一)聲吶系統:深海中的敏銳感知
主被動搜尋聲吶:艇首安裝直徑 10 米的大型球形主被動搜尋聲吶,採用超低頻寬頻發射與高靈敏度量子探測接收技術,探測距離 500 海里,能精準搜尋跟蹤目標,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識別目標資訊 。
拖曳線列陣聲吶:潛艇尾部拖曳 2000 米長的拖曳線列陣聲吶,採用量子糾纏態水聽器技術,對低頻訊號探測靈敏度比傳統聲吶提高 15 倍,探測距離達 600 海里 。
舷側陣聲吶:潛艇兩側艇殼安裝大型舷側陣聲吶,採用平面相控陣技術,具備高解析度方位探測能力,實時監測兩側目標動態 。
(二)雷達系統:複雜環境中的可靠監測
潛艇指揮台圍殼安裝多功能量子雷達,採用量子態訊號發射與接收技術,對空搜尋距離 400 公里,對海搜尋距離 250 公里,能探測隱身飛機和小型艦艇,抗干擾能力強 。
(三)通訊系統:全球互聯的安全紐帶
量子衛星通訊系統:採用量子糾纏通訊技術,實現與指揮中心即時、超高速、安全通訊,傳輸速率比傳統衛星通訊快 2000 倍 。
甚低頻通訊系統:配備超遠距離甚低頻通訊天線,接收岸上指揮中心甚低頻訊號,實現長距離水下通訊,不受海水深度、天氣和電磁干擾影響 。
水下鐳射通訊系統:利用藍綠鐳射在海水中的低衰減特性,在 150 公里範圍內與其他潛艇進行高速、保密通訊 。
(四)指揮控制系統:智慧決策的核心大腦
採用基於量子計算技術的 “量子中樞 - 4” 指揮控制系統,運算速度每秒
萬億次,實時融合處理各類感測器資料,透過深度學習演算法瞬間分析戰場態勢,提供作戰方案並最佳化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