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西多了,自然價格就便宜,而孫施主種的東西,恰恰是緊俏的,所以價格也高很多。
孫施主在鎮裡很有名氣,提到他的時候,其他鎮民都會誇獎他,人精明,有頭腦。
誇獎歸誇獎,等到新作物種植的時候,大家還是一股腦兒種植同樣的東西。
很多人都喜歡學習先進經驗,但是肯照做的又有幾個。
就像聽道理一樣,聽到的時候恍然大悟,遇到事又拋在耳後了。
除了種的東西不一樣以外,孫施主還經常出去參加一些培訓,這一年,又引進了一些新品種的西瓜。
這種西瓜個頭大,味道甜,還比普通的西瓜早熟一段時間,有外地的客人,特意來孫施主這裡採購。孫施主的西瓜名氣越來越大,只好擴大生產。
孫施主開始僱人和他一起做事,承包的地越來越多了,茅山底下的很大一片田地都是他承包的。
孫施主和我們寺的關係挺不錯,他的父親就是那位為寺裡製作佛像的孫老施主。
有天智緣師父帶著戒塵去山下辦事,經過瓜田的時候,孫施主正好在,他招呼師父他們過去坐坐,還熱情地剖開個瓜,請師父他們吃。
師父本想推辭的,但是瓜已經剖開了,再加上戒塵渴望的眼神,所以就留下和孫施主他們一起吃瓜。
瓜的味道不錯,師父吃了一塊,戒塵已經吃得滿臉都是了。
孫施主問戒塵,小師父,瓜好吃嗎?戒塵忙不迭地點頭,孫施主爽朗地笑。
傍晚,智緣師父回到寺裡,院子裡多了兩筐西瓜,一問,原來是孫施主差人送來的。
幾位師父商量了一下,覺得不能收西瓜,現在的季節,並不是瓜價特別便宜的時候,孫施主的西瓜是最緊俏的,很多外地的商販甚至住在鎮裡等著他的西瓜成熟。
師父便讓我和戒傲把西瓜抬回去還給孫施主,戒塵跟在我們後面一起給西瓜送行。
孫施主看到我們把瓜送了回來,很不高興,就是不肯收回去,結果我和戒傲只好帶著西瓜和歡天喜地的戒塵回到寺裡。
師父去送了一次錢,又被擋了回來。
西瓜放了幾天,也沒法處置。
終於有天師父說,你們吃吧。
孫施主送來的西瓜挺多,加上前面又放了好幾天,西瓜吃到最後的時候,最下面的幾個已經有點壞了。
師父叫我們把壞的西瓜扔掉,可是戒塵有些捨不得,又偷偷吃了一個半壞的西瓜。戒塵拉了幾天肚子,沙大夫還特意了從山下跑來給他吊水。
東西並非越多越好,就算是好東西也不例外,總要學會適可而止。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63個 智緣師父的木窗
智緣師父住的房間在寺院後面,是很久以前蓋的,偶爾修葺一下。不過老房間總是有些破舊,特別是那扇窗戶,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上面盡是蟲蛀的洞,木頭上曾經的稜角也快磨平了。
我想當年削平它的巧匠一定沒有想過有這麼一天。
風大點的時候,總能聽見木窗“嘎嘎”的響動聲。曾經建議過智緣師父幾次,讓他換個新的窗戶,他總是不聽,覺得木窗既然沒有壞,那麼還是可以用的。
一夜風雨過後,木窗終於被吹斷了。早晨經過,正看見它掉在走道中間,智緣師父看著它嘆氣說,看來只得換個新的了。
淼鎮的木匠很多,聽說智緣師父要換窗子,都爭著要給師父做。並不是從掌聲與讚歎中走過的人才可得到人們的認同,小事情一樣可見人心。
最後接下了活的是周木匠。周木匠在淼鎮上的木匠中年紀最大,他既然開了口,別的木匠自然不好說什麼。
周木匠拿著工具在師父的窗戶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