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闆李月祺也到現場主持簽字儀式。
李月祺聽了於淑慧報告的談判的全部內容,召集了他畢竟信任的幾名高管,如陳沛然、鄭立山,許丹晴、胡振凱等人,大家一起商討這個方案。許丹晴問道:“於總,他們給這家基金公司的估值是多少錢?”
於淑慧道:“這個對方倒沒有獅子大開口,對方提出1.8億的價格,其實這家基金公司最值錢的就是那張基金牌照,剩下的就是那兩個基金髮行指標。別的基本就是一個空殼子。他們旗下的那兩隻基金的表現也很一般,從2013年10月發行了,經歷了今年的大牛市,在沒有分紅的情況下,私募基金每份的單位淨值只有1.3元,公募更慘,每份單位淨值只有1.2元左右。這個成長率不但沒跑贏大盤,甚至沒跑贏a股漲幅最低的題材指標,我真懷疑他們的基金管理人是怎麼選股的。”
鄭立山道:“那這麼說這家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和操作人根本不合格,就算我們收購過來,這些人也沒有留下的必要?”
於淑慧無奈道:“對方提出,希望我們能夠儘量安排這些基金管理人工作,不要進行大規模裁員,一家資產管理規模十幾億的基金公司,居然上上下下養了七八十號人,連廚師都要自己聘請,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經營到現在的。”
鄭立山道:“那就和對方說話,必須拿到人事管理權,然後對公司進行人員最佳化重組,裁撤一大批沒什麼用的冗員,否則我們自己的員工結果也會被打亂的。”
李月祺道:“鄭總說得對,人事權必須拿到手,否則我們寧可不收購。至於置換方案,我認為可以同意。但是要考慮到新基金的銷售情況,我們不是那些大的基金公司說,如果一家佔有份額太多的話,以後再想進行調整就很麻煩。告訴他們,1.5億的估值我們接受。但是構成是,五千萬基金份額加一億元現金,剩下的份額等我們公開銷售後,他們可以進行申購,到時候能給他們多少配額,那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李月祺聽了成思遠的建議,回去後立刻安排人進行調研,尋找合適的基金公司。自從2006年以來,資本市場火爆,各地都成立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基金公司,這些基金公司的規模有大有小,管理的資產規模從幾千萬到幾萬億不等,還有許多私募的基金公司,比較著名的就是民間股神林遠和徐祥管理的私募,還有像但斌、馮柳等原來是公募基金轉做私募的人,這些人中最有名的要數原華夏大盤精選的管理人王亞偉。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月祺的奇蹟投資也是一種私募公司,只不過全部都是自有資本。但是想著想要轉做公募基金,就必須有證監會發放的牌照,最簡單的方法除了自己申請外,還可以直接收購別人已發行的基金管理公司,鳩佔鵲巢,對基金公司進行重組後,就成了自己的。
幾天後,于慧敏把調研的結果彙報給了李月祺,經過公司專業人士調研,最終選中了幾家基金公司供李月祺進行選擇。
李月祺比較中意的一家叫做星峰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11.79億,現在主要管理一隻資產規模為10億的公募基金和一隻私募基金。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就是中州本地的一家的商業銀行,佔有該基金公司90%以上的股份。李月祺馬上安排於淑慧牽頭與對方談判,看看能不能全資收購這家基金公司。
談了一個上午後,下午於淑慧來給李月祺做彙報。經過之前的黃金和原油兩場金融大戰,奇蹟投資驚人的賺錢能力已經徹底傳遍整個中州金融圈,甚至在華國也有不小的影響力。整個中州所有金融公司都希望和奇蹟投資公司扯上關係,所以這家銀行的高層聽說奇蹟投資對自己的基金公司感興趣,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這家商業銀行提出:他們手中的基金公司的股權可以全權轉讓,但是轉讓的方式他們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