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不能回來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的一種不捨罷了。
“走了!”
第三輛馬車之中,車簾被掀開,露出了賈方豪的身影。
比之其它人,他是最想回到昌都的人。
雖說這段時間,他已經有些適應了寧古塔,在這裡也受到了格外的尊重。但在他眼中,這裡還是太過偏僻與貧窮了一些,哪有昌都那般的熱鬧。
這就是一個一心想要當城裡人的人,對於農村就算是有些喜歡,也只是一時之念罷了。
“好。”看到父親著急了,賈平安便答應一聲之後,就在白若蘭的攙扶之下上了第五輛馬車。
因為馬車的空間終是有限,之前白若蘭與嬋詩就商量好了,她們不會都入車內陪著公子,兩人會換班,即可以照顧好公子的同時,又可以讓賈平安擁有更多的車內空間。
“出發。”古明月騎著高頭大馬在隊伍的最前方,得到了示意之後,這便發出一聲大吼,隨即車隊便開始緩緩的駛離出了第三樓的門口。在他們的身後,傳來的是一陣嬰嬰的哭聲,是那些後被招到第三樓的優伶,女人在這樣的場景之下,最是容易傷感,也最是容易流眼淚。
車隊出發的同時,城內如心客棧也被關上了大門。
這個平時幾乎就沒有什麼生意的客棧,在沒有任何人注意的情況之下,很快就樓去人空。
由寧古塔到昌都,足有千里之距,且一路之上,還要繞山穿林。這也就是夏天,要是到了冬日,情況更是惡劣,一些來往的道路都可能因為大雪而被封山,那才是要人命的。
好在現在已步入夏天,只要不是路遇大雨衝路,交通情況還算是良好,至少不會出現因為道路原因,而停滯不前的情況。
上千裡的距離,按著每天行進五十里的速度,也是要足足走上二十多天的。
但為了更舒服一些,為了少上一些的麻煩,為了能在參加六國詩會之前少一些節外生枝,賈平安再一次下令車隊放慢了速度,以自己身體不適為由,每天車隊只是前行三十里。
有時候,遇到路不好走的時候,甚至連三十里都走不上。
車隊中人都知道公子的身體不好,更知曉,公子才是他們的主心骨。反而老爺賈方豪成為了一個吉祥物,只是受人尊重,但他的話未必大家就一定會聽。
所以在得知趕路太快,公子的身體會接受不了的時候,所有人都有意的一再放慢速度,以至於每天前進的路程都沒有超過三十里的時候。
也就是大家之前都是開酒樓的,走之前就準備了不少的乾糧,不然的話,怕是在這般的速度下,吃飯都要成問題。
就在這般如蝸牛一樣的趕路之下,走了足足十幾天,才走了三百多里路,連一半的路程都沒有。
而在一路之上,賈平安沒有讓車隊入城或是入鎮而歇,那是能繞就繞,只是派人去採購一些食物而已。沒有辦法,現在的賈平安只是有點銀子罷了,沒有絲毫的社會地位,那還是少入城內,別真不小心得罪了哪位貴人,回頭還是麻煩。
對於賈平安如此的小心謹慎,周文炳一路看在眼中,心中全是欣賞。
自己會知道皇太后壽誕上發生的事情,是因為自己有一個好堂妹。
賈平安卻也能夠知道,顯然是有貴人相助。而不僅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甚至還能由此分析出這一路上並不太平,這就更加的難能可貴。
年輕人,不驕不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怎麼能不讓人欣賞。
在昌都的時候,周文炳見過太多自以為是的年輕人。或是家境好、或是有背景,又或是有些小能力,便是個個沾沾自喜,不把世人放在眼中,這樣的人,縱然就算是有才,也是走不了多遠。
相比於那些人,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