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裡應外合,強攻許州第二章 (第1/2頁)
一義三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這樣優卿、桂兒率領一夥人順利混入了許州城中。接著也不去拜見道臺,裝作旅途疲倦就在驛館裡歇下。
其後幾天,城裡訊息紛傳——義軍大舉攻來,接連奪取鄧城、陶城兩座軍屯小城,已經快要殺到許州了!鄰近小州縣的官宦人家,一批又一批湧進許州這座堅固的大城來避難。有的人家連許州也不敢呆,想要繼續逃到京師去,但聽說從許州到京師所要經過的嵩山一帶,有綠林豪傑響應義軍,聚眾舉事,建立山寨,截斷道路,劫掠商旅……要是官宦人家經過,更非給他們劫殺不可!於是這些人家想走又不敢走,只得在許州滯留。驛館裡人滿為患,擠滿了老爺、太太、公子、小姐們。隨從都沒房子住了,只好去外面露宿。誰能想到義軍進軍如此之快,個個人心惶惶。
而且城裡還存糧不足。守軍的糧草只能軍用。官府的糧倉空空如也,都是先前為了應付無憂天子的徭役,供應給皇家修建行宮、陵墓等浩大工程的民夫所需,耗掉了大部分的存糧;再加上本地遭災,新糧收不上來,存糧早已耗竭。儘管沒收了沈十萬家的存糧,最多也只能再撐兩個月,一旦被圍城圍久了,守軍之外的人吃什麼?有識之士紛紛深感憂慮……然而並不用他們找出對策,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倒不是別的富戶願意把存糧捐獻出來,而是因為圍城久不了。
就在義軍開到許州城的當夜,先已混入城中的一夥人便即行動……
幾天裡一夥人並沒有去拜見道臺。三小將分別帶著各自的夫人假裝去探看了幾次,很快就折回來,說道臺太忙沒空見客。驛丞、驛吏、驛卒們都忙著伺候官老爺與親眷們忙得不可開交,哪能在意。就連對優卿一見鍾情的守門校尉也沒空再來了。義軍兵臨城下,全城緊張萬分。先前住滿了城裡各處客棧的外地富戶,有好些臨到圍城了才下定決心不能在許州呆,必須繼續逃遠些!他們拖家帶口從北門和西門出逃,要賭賭運氣,寧肯冒著主動找死在途中被賊寇劫殺的風險,也不願意待在這雖然城牆高聳卻缺乏糧草的城裡等死。他們實在是不能不怕,都聽說了義軍不分青紅皂白,凡是富戶遇到他們就要倒黴,男的殺,女的掠,殺了的還要拿鹽醃著,充當愛吃人的義軍的備用食糧,還活著的也朝不保夕,沒準什麼時候也要被宰了做食糧……這些不但是如今的傳言,也是記載在史書上的事情,多讀點書的人都知道的,豈能不怕?
他們怕他們的,我們幹我們的。一夥人取了藏在車中的武器,總共十二個頭目,三十六個親兵,在沈香保引領下前往大牢。
這時全城宵禁,除了守軍和官差以外,任何人不能夜裡出門,也是被圍城時的措施之一。我方一夥人身手高強,把一小隊十幾名巡夜的守軍無聲無息幹掉,剝其衣甲給十幾人改扮起來。其餘的人都裝作雙臂反綁的樣子,實際上綁繩的繩結都是一扯就脫的活結。然後就裝作是押送犯人去牢房的隊伍,堂而皇之穿街過路。
沈香保先已去過大牢,聯絡所認識的牢頭。牢頭知道沈十萬的冤情,且曾受過沈十萬的恩惠,頗加善待。沈十萬一家坐牢的待遇跟住客店差不多,倒沒吃太多的苦。牢頭乍見沈香保,驚問小少爺怎麼來了?沈香保告訴牢頭,說自己已經是義軍頭子吉大哥吉義的手下,奉命引著一夥精兵強將入城做內應,先來看看父親是否無恙。說老兄你是個好人,沒有坑害我父與家人,我必向吉大哥引薦;到時義軍拿下城池,你愛投義軍便可投義軍,不愛投義軍也可保全家平安;義軍圍城之時我們便要拿下這座大牢,到時你和你手下切莫頑抗,如願就地起義立功則更好。牢頭一聽驚出一身冷汗,仔細尋思,覺得義軍勢不可擋,與義軍對抗只有死路一條,何況還是大名鼎鼎的吉義?起義立功不敢,不抵抗總還可以。牢頭就答應沈香保,說小少爺引義軍精兵強將來時,自己和手下獄卒必不抵抗,互相捆綁了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