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伯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個性格迥異的湘鄉人就這麼走到一起,開創了湘軍。
一、每聞春風之怒號則寸心欲碎團練之弊
當日練勇的指揮權,並沒有明確指定由曾國藩掌握,也就是說曾國藩沒有被授權指揮那些具體的將領和士兵。聖旨所謂&ldo;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rdo;,實在是一個模糊的指令,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很大。&ldo;幫同&rdo;的意思,就是協助巡撫辦理團練和剿匪,至於怎麼協助、協助到哪一步,就是天意高難問,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走哪算哪了。當然,這也不是說鹹豐皇帝故意搞模糊政治,一開始就有提防不肖臣子擁兵自重,破壞中央集權制度的遠見卓識。導致這種模糊局面的形成,原因不在於鹹豐,而要歸咎於鹹豐的爺爺‐‐嘉
慶皇帝。
嘉慶元年,川、鄂、陝、豫四省交界地區,白蓮教起義開始蔓延,此起彼伏,越鬧越大。到了嘉慶四年,單憑國家正規部隊‐‐綠營兵的實力,已經收拾不掉這個圍剿與反圍剿的僵局了。恰在此危急時刻,古意盎然的保甲制度,經過改制,加入軍事和經濟概念,重新包裝,搖身一變為團練題材,在朝野熱炒之下,竟然連續漲停,托住大市。終於,在嘉慶七年,基本肅清白蓮教,為大清帝國接下來差不多五十年的國內政局,定下了不是大好還算小好的調子。白蓮教被團練制度幹掉了,鹹豐皇帝自然要嘗試這個辦法,用來對付太平天國。所以,從鹹豐二年十一月到三年二月,他一口氣任命了十個省共四十三位團練大臣,並刊刻嘉慶初年的《築堡御賊疏》、《堅壁清野議》以及相關指導性檔案,頒發各省,號召大家邊學邊幹,苦練快上。可是,實際效果如何呢?
團練的精髓,只有八個字:清查保甲,堅壁清野。清查保甲,可以有效防止城鄉士民與起義軍勾結呼應,讓剿匪部隊沒有後顧之憂,不用東堵西捂,手忙腳亂。堅壁,就是砌高壘,挖深濠,修繕城防;清野,則是拆除城牆外若干裡內的房屋,清割農田作物。一可以斷絕起義部隊的糧食供應,二可以增大攻城的難度。這八個字紮實做到了,在沒有統一指揮,各自為戰,不佔領根據地的情況下,白蓮教起義軍想不成為&ldo;流賊&rdo;都不行。而一旦成為流賊,屁股後面總是跟著一隊獵人般的綠營兵,所到之處,則是堅固的碉堡,質樸勇敢的民兵,想歇腳都找不到地方。除了跑到荒山野嶺作&ldo;山賊&rdo;,再沒有別的出路。而一旦墮落成山賊,政府軍喘息已定,必然要步步為營,大舉圍剿。當此時也,外有重圍,內無定餉,更可怕的是人心惶惶,軍心搖動,隨時有不攻自潰的危險。這時候恐怕是求作&ldo;降賊&rdo;也不可得了。大致來說,各地白蓮教就是這樣被團練制度搞定的。
白蓮教和太平軍,在朝廷眼裡,都是亂民暴民,都是黃巢、李自成,政治定性,區別不大。而實際上,白蓮教和太平軍,根本就是兩碼事:白蓮教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多點並發、互不聯屬;太平軍自金田起事,就有一個緊密團結在洪秀全周圍,由拜上帝教和三合會骨幹分子組成的領導集體,進退有度,攻守有節。白蓮教像同治年間的捻軍,流動作戰,沒有根據地;太平軍則在南京建國,以江浙為根據地,橫行長江,從容進退。白蓮教自身沒有明確定位,做一天強盜跑一天路,是所謂&ldo;流賊&rdo;;太平軍則在政治、軍事、經濟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張,與清朝分庭抗禮,儼然敵國,是所謂&ldo;竊號之賊&rdo;。團練能搞定白蓮教,也能搞定太平軍麼?
毫無疑問,食古不化的鹹豐皇帝認為可以。只可惜,事實面前,人人平等。團練對付不了太平軍,這是客觀規律,皇帝說話也不管用。
對付太平軍,團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