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2/3頁)
絕星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當時書本造價極高,大族視學識為不傳之密,百姓苦無求學門路,導致有識之士多數是世家出身。到後期,凡是朝堂高位者都是世家中人,各大郡州的中正全由世家子弟擔任,凡是想要擔任要職者皆要是同姓親族之人,可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滿朝皆是自家人,世家的這份底氣,自然很足,所以他們可以冷眼看待皇室更替,江河倒流。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些死的人多了,不想死的人總是要反一反。皇上昏庸無道,自然少不了有人揭竿而起,憤而造反。可這於他們又有何干?先不提餓死的駱駝比馬大。能不能笑到最後是一回事,到頭來無論是誰上位與否,打天下要兵卒蠻力,治天下可不離白衣書生,如此而來,又能奈他們何?
就是這種漠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讓他們親眼見證了先帝揭竿起義,吞併割據,最後三十萬大軍破京城。
改朝換代不過一杯毒酒。
先帝賜死前朝國君於龍座之上,然後浩浩蕩蕩登基,改國號為大齊,坐上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從此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但士族並沒有深以為然,正如他們狂言而道,先帝兵肥馬壯,手下善戰之人不計其數,但真論起孔孟之道,治國之策,到底還是差些氣候。
是明主,就該對臣下有包容之心,該勤勉好學,善納諫言。先帝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有一部分原因是國祚動盪,百姓遭罪,應修生養息,以不變應萬變。另一方面,他本是農家出身,幼年漂泊無定所,後來四處徵戰四海為家,實在吃了太多苦頭,如今傷寒加身,整日頭痛耳熱,也沒那個精力再去翻山倒海再整河山。只求百姓安居,免受戰亂之苦,而權利爭奪,只能留給下一代再去謀劃。
兩方心照不宣的態度,使得明面上世家依舊把握政權,私下卻有不少私塾在各地悄然而起。學生多是寒門小戶,年輕才俊。
先帝在皇位上熬了十年,硬生生拖死了數位蓄謀以待的世家耆老,然後傳位太子,含笑而終。
那位太子,就是當今陛下。
這位陛下,乃先帝之長子,於兵亂之際而生,自小在兵營馬背上長大,打仗殺人一把好手,深受先帝器重,他上位之後,卻絲毫不給他親爹親娘親太上老君一點兒顏面,直接殺了三十二名貪汙腐化的世家大臣做開門紅,踩著人頭坐穩了皇位。
世家大族譁然!
一夜之間,控訴陛下殘暴不仁的上書紛紛揚揚蓋滿了龍案,數百名世家子弟在宮門之前怒而斥之,要求陛下收回成命。
而回應他們的,不是以往無往不利的&ldo;允之&rdo;,而是&ldo;斬&rdo;。
那些曾經被遺忘的將軍兵卒好像一夜之間全部醒了過來,沖他們露出了猙獰的微笑。
貪汙犯jian者,殺,不受成命者,殺,敢喧譁而犯宮廷者,皆殺之。
那一日,鮮血染紅了宮門大殿,一直被以為是軟弱無力的皇室露出了他們冷酷的真面目。
高高在上許久的世家大族終於愕然驚恐的發現,他們已經如籠中之鳥,插翅難飛。
……
從能夠代替木筒珠玉的宣紙被製造出來流傳天下開始。
從私塾裡的寒門學生一批一批畢業,誓死以報陛下開始。
從皇軍兵馬已經包圍他們,待天子一言而下便可血洗京城開始。
十年,不過滄海桑田,白駒過隙一霎那。卻也使得當年那個腥風血雨而來,行走皆是羅剎的少年太子變成了高深莫測,運籌帷幄的當今天子,他站在他的父皇身後看了太久,韜光養晦了太久,佈局到今天,終於可以收網而下,一網打盡。
世家大族不能更清醒地認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