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水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要商討的事乃是此次會議的重點,諸位可要認真仔細的聽了。有什麼想法、提議,儘可暢所欲言。”
“如今,雖然有多個州府在我們的控制下,但那些州府主官、僚屬些要不要撤換?如果決定要撤換的話,該什麼時候撤換?又該有什麼人接替?”
起事之初,是不能對這些州府主官動手的,容易生亂,弄得人心惶惶。但是隨著實力的增長與擴張,各地州縣的穩固,以及改革的需要,撤換是遲早的事。
這個問題困擾了劉卓許久,也是劉卓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劉卓是商賈出身,許多真正的名門大族壓根就不屑與之來往。即便是因功獲封爵位,可依舊難入法眼。故而,很難得到那些士族的幫助。
不過,這倒也方便劉卓日後拿他們開刀了。
縱使這些年培養了不少的可用之才,也拉攏了一批飽讀詩書的苦學之士,但依舊杯水車薪。
聽了劉卓提出的幾個問題,眾人皆是眉頭緊鎖,你看我我看你,一副束手無策的樣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參加會議的幾十人竟無一人可以為劉卓解決難題。
見狀,劉卓也只好以利誘之。
“倘若有誰可以為本侯解決此難題,本侯可以答應此人一個力所能及的要求。無論是什麼樣的要求,本侯一定信守承諾,絕不食言。”劉卓一臉凝重的看向眾人,嚴肅而又誠懇。
話音剛落,一個個的武將、掌櫃是既羨慕,又無可奈何,畢竟不是靠腦子吃飯的。
“侯爺此言當真?”一旁的崔少遊見劉卓這般大方,不禁笑著開口問道。
在遼東的這些年,崔呈秀確實沒有辜負劉卓的厚望,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崔呈秀的身份至今只有寥寥數人清楚,許多人只把他當做一個見多識廣的老秀才。
“絕無虛言。”
“好。遼東苦寒,而老朽年事已高,希望侯爺可以將崔某安置在青島。”
“沒問題。”劉卓眼含笑意,心中早已樂開了花。
在坐的雖然不是大明朝才能最頂尖的那批人,可也一個個都不是無能之輩,肚子裡又怎麼可能沒有點墨水呢。
“侯爺為官多年,對於胥吏不會陌生吧!”崔少遊一臉認真的看向劉卓。
“胥吏?”
劉卓對於胥吏並不陌生。
胥吏是哪些人呢?在明朝,胥吏就是縣衙之中的六房吏員、皂隸、捕快、壯班、師爺等人。
六房吏員負責文書案牘、司法等事務,又叫書吏、書辦、刀筆吏,即稱吏,而衙役簡稱為胥。
剛開始的時候,官吏之間的劃分沒有那麼明確,官員是吏,吏也就是官。但是,隨著官僚制度的成熟,官吏之間的劃分就極為的明確了。
官,是透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正兒八經的科甲出身,乃上品,高人一等。
而吏則沒有品級,壓根就不入流,不能參加科舉,也沒有朝廷俸祿一說。
前世,為什麼經常說官僚主義,而從沒有人聽人說過官吏主義?原因就在於官與僚都是朝廷任命,領取俸祿的。
當官的雖然要依靠這些胥吏辦差,但是,許多官員從心底裡是瞧不上這些人的。
可是,胥吏有一個最嚴重的問題。
胥吏沒有朝廷的俸祿,想要生活下去就得盤剝百姓。所以,這些胥吏貪汙腐敗的情況異常嚴重。
“但是,這些胥吏平日魚肉鄉里,名聲可不好啊。”聽後,劉卓面露難色。
“侯爺,名聲不都是被有心人宣傳出來的?”
“生逢亂世,只要這人有一技之能,即可用之,不必考慮其品德;而生逢治世,則要品才兼優方可。”
“那些胥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