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松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賴才真正的死因,當然不是心梗猝死! 真正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看守所副所長竇心暢! 竇心暢,名如其人,毒心腸,是個地地道道的蛇蠍女人! 既然,竇心暢給賴才注射了毒物,刑警支隊的法醫怎麼就檢不出來呢?難道說,連法醫一干人等,也都被收買了不成?! 當然不是。 不要忘了,竇心暢是幹什麼出身的。 實際上,正是為了做得天衣無縫,才讓賴才多存活了三天。 就是說,在神秘來電的那天下午,是上週週四,接著接到賴兮月的電話,竇心暢就立刻想到了紙條,在紙條上做文章。 曾有那麼一瞬間,竇心暢瞀亂的腦海裡,曾經冒出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無色無味,號稱“毒中之毒”。當年,潘金蓮設計毒殺武大郎用的,就是這種劇毒,頃刻即可斃命。 竇心暢一邊口述著,賴兮月把那十幾個字寫在一張稿紙上的時候,一邊已在計劃如何利用砒霜殺人了。這也是為什麼要賴兮月寫上“看後吞掉”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僅僅是為了讓紙條消失。 望著賴兮月離去的背影,竇心暢反鎖了辦公室的門之後,從抽屜裡拿出這張稿紙,盯著“看後吞掉”幾個字,盯了足足半個鐘頭,她的大腦在飛速運轉。 這一行字,是寫在稿紙上。而稿紙,是看守所專門印製的。對這張稿紙,“古陽市看守所”大紅眉頭,和下面的印製版記,她當然會首先裁掉,並塞進了碎紙機。 按照原設計,先泡製高濃度的砒霜液體,然後將裁後的稿紙充分浸泡,而後再作烘乾處理。 這一切之後,就疊成紙條,夾在棉衣衣兜裡送給賴才。 可是,最終,竇心暢搖了搖頭,否定了這一方案。 為啥呢? 一個是,浸泡入稿紙的砒霜含量,能否讓賴才當場斃命,她心裡沒有十足的把握;另一個,這麼半大張稿紙,賴才會都“看後吞掉”嗎?如果,他僅僅把窄窄一行字撕下來,雖然也“看後吞掉”,那就根本要不了命的。 最為關鍵的是,退一步講,即便賴才吞下了半大張稿紙,也順利結果了他的性命,法醫出身的竇心暢太清楚了,不需屍體解剖,僅僅是依據屍表,死者口唇發紫,檢查口腔與牙縫內的遺留物,就基本可以判斷為砒霜中毒了。 一著不慎,會導致滿盤皆輸啊。看來,雖然慢不得,因為神秘來電中交代“要儘快”,但還急不得,需徐徐圖之,另找機會。 於是,她想到了另一種毒物。 這就是氯化琥珀膽鹼,也稱骨骼肌鬆弛藥,白色或幾乎無色的結晶狀粉末,無臭,味鹹。 走筆至此,老鬱我不得不科普一下呀。 在手術室裡,這是一種常用的肌松藥,通常情況下,手術前,麻醉師給患者注射極其少量的肌松藥,以防止病人無意識的動作影響手術的進行。 氯化琥珀膽鹼,也是常常用於執行死刑的注射用藥之一。原理很簡單,完全、迅速而持久的骨骼肌麻痺,包括膈肌在內的呼吸肌也失去了作用,人體的呼吸會迅速停止,不做機械通氣將立刻窒息。 這就是在手術室裡,我們常常看到,全麻操作中,病人注射肌松劑以後,會迅速被扣上面罩做機械通氣,隨後插上管,讓麻醉機接管病人的呼吸。如果沒有這一步,病人的氧飽和度迅速垮掉,會立刻因缺氧窒息死亡。 通俗點說,手術中的麻醉與執行死刑時的靜脈注射,原理完全相同,二者只有一步之遙。 氯化琥珀膽鹼的肌注致死量是0.02克,靜注致死量,僅是0.01克,也就是10毫克。如果稍微再加大一點量,當然就頃刻喪命了。 它還有個很突出的特性,就是水解性。氯化琥珀膽鹼被注射後,在血漿中會迅速被血漿膽鹼酯酶水解,1分鐘內血漿中總量的90%已被水解,其餘部分在肝中被水解,分解成膽鹼和琥珀酸,從而,很少再以氯化琥珀膽鹼的分子形式從尿中排洩,僅有2%的琥珀膽鹼以原型從腎排洩。 通俗點說,就是由於氯化琥珀膽鹼在死者體內迅速代謝,法醫在屍檢中,從血檢、尿檢中根本檢查不到。 唯一有可能的是,由於氯化琥珀膽鹼是由琥珀醯氯與氯化膽鹼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