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第3/4頁)
夜雪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那僅有的一次,她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她願意放棄與顧軒的婚約,遠嫁到敵國去和親。彼時隨波已經同顧軒兩情相悅,長流在大禹再無牽掛。何況如果她的遠嫁能帶來兩國案甲休兵,和親便是她作為皇族公主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她當時想的是,既然她的遠嫁能夠成全一個她曾經放進過心裡的人,替他擋去道義上的譴責和聲討,又何樂而不為。既然顧軒不再愛她了,那她就成全他吧,畢竟顧軒在她幽閉深宮之前,是除了母后之外,唯一給過她童年溫暖的人。何況說到底,前世的時候,長流自十歲之後見到顧軒的次數便屈指可數,她也許並不是愛他,而是將他當成了可以助自己逃出深宮這座牢籠的最終救贖。然而事實證明,困在城堡裡的公主,並不總能等到一位斬妖除魔的王子,即便真有王子,他也可能在騎馬前來營救的半道上,與其他更美貌,且不需要披荊斬棘英雄救美的公主相遇,然後墜入愛河。
不過一晃神,慶帝便點名齊王上奏這次治水的事。長流端端正正跪在金磚上,從袖中抽出奏疏,用皇帝老爹發給她的那塊欽差印信&ldo;鐵餅&rdo;壓著,一併遞給高勝呈交御覽。
原本按規矩,大臣的奏疏必須提前送入宮中給皇帝批閱,如果皇帝覺得所奏之事有在朝會上議論的必要,或是應當讓眾臣工都知曉,才會在早朝的時候拿出來公開討論。不過,在朝會上公開亮相是每個回京復命的欽差必經的程式,表明朝廷對此項差事的重視和有始有終。長流並未在事先呈交寫明具體事宜的奏疏,只寫了個類似匯報行蹤,表明自己已經返回京城的摺子遞上去。
慶帝大略翻了翻奏疏,措辭四平八穩,陳述清楚簡潔。
看到最後河工使費,慶帝不禁驚訝道:&ldo;何以使費比往年都要省減好幾成?&rdo;
長流不慌不忙道:&ldo;稟父皇,兒臣此次之所以能替朝廷節省開支,只因為在當地請了一位在治水上頗有見地的能人。洪水確實已退,請父皇放心。&rdo;
慶帝點點頭,不再追問。也不知道是接受了她這套說辭,還是因為王善造私宅的事讓他隱約也明白了往年河工的貓膩。
不過底下戶部和工部的官員聽齊王如此說,卻是大大鬆了一口氣。如今慶帝因為正陽宮工程的事,還在氣頭上,若是齊王乘此機會來個落井下石,只怕後果難料。
&ldo;辦得不錯。齊王,你想要什麼賞賜啊?&rdo;
長流脆聲道:&ldo;兒臣不求賞賜。不過……&rdo;她故意一頓,一本正經地道:&ldo;兒臣以為,倘若父皇要賞,不若賞給柳丞相。兒臣此次南下治水不負父皇信任,多虧柳丞相保舉在前,又多方指點在後。因而兒臣不敢居功。&rdo;說罷,她恭恭敬敬磕了一個響頭,將為柳青綸邀功的誠意擺足了姿態。
柳青綸此刻只覺自己的太陽穴跳得異常猛烈而歡快。他雙眉一抬,擰皺了腦門上的老菜皮,才又繃緊了臉,道:&ldo;齊王殿下不必過於自謙。老夫於此事未有寸功,實在不敢領賞。&rdo;
慶帝與柳青綸這老匹夫來來回回扯了這許多年的皮,如何會聽不出他語氣中急於撇清的意味,雖然不甚明瞭二人到底打的什麼啞謎,但他二人並未結黨他倒是看得明白。因而只轉頭對一旁高勝道:&ldo;從庫中取兩件珍玩給齊王吧。&rdo;
&ldo;兒臣多謝父皇賞賜。&rdo;一頓,長流又道:&ldo;柳相爺不肯領父皇的賞賜,兒臣卻不好不親自謝過柳相教誨。&rdo;說罷長流逕自起身,走到柳青綸面前,恭恭敬敬一揖到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