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餘如孫道:&ldo;蒙古人不是已經到過軍營牢房了嗎?他們也想秘密營救安允出去,只是沒有成功而已。既已失敗一次,要想再在釣魚城救人,難如登天,自己還有送命的危險。況且這些蒙古人應該是闊端派來的心腹,他們很清楚我方最終只是想勸服闊端,並不會真正傷害安允。當然,若是闊端執意不聽,還試圖繼續派人救他的兒子,那就要另當別論了。&rdo;
見張珏依舊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便道:&ldo;安允絕對是闊端和汪紅蓼所生,這是你妹妹張如意從秦州帶回來的重要訊息,她親耳聽到闊端說的。&rdo;
張珏眼睛瞪得滾圓,失聲道:&ldo;如意?這又關如意什麼事?&rdo;餘如孫道:&ldo;事已至此,我便將事情經過和盤托出。&rdo;
原來張如意護送嬸嬸翁大娘骨灰回家鄉秦州安葬後,特意到城外的南郭寺住了幾日。一是因為她當年跟翁大娘躲在南郭寺中,方才躲過了蒙古人的屠城,須得向廟裡捐一些香油錢謝恩;同時也想藉機為家人超度,令家人魂歸故土,得以安息。湊巧某日蒙古皇子闊端帶領文武群臣到南郭寺進香,闊端雖然前呼後擁,威風八面,卻是心事重重,終於忍不住向方丈訴說了心中煩惱‐‐
闊端入主河西之初,才二十餘歲年紀,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他對秦鞏大豪汪世顯的妹妹汪紅蓼一見傾心,有意納其為妃。本以為自己貴為成吉思汗之孫,又是現任大汗窩闊臺之子,健壯雄偉,精於騎射,天下不知道多少女子欲主動投懷送抱而不得,汪世顯又是蒙古家臣,娶他的妹妹入門,實是汪氏莫大榮幸。不想汪紅蓼卻稱與宋人約有婚姻,斷然拒絕了他這位蒙古皇子的垂青。汪世顯及部屬均惴惴不安,生怕觸怒闊端,給汪氏家族惹來大禍。然而闊端不怒反喜,愈發鍾意汪紅蓼的性情。他對汪紅蓼戀戀不捨,汪紅蓼卻始終冷言冷語相對。汪世顯勸說妹妹不成,便想了一個將生米煮成熟飯的法子:某晚用酒將汪紅蓼灌醉,然後抬入闊端房中。闊端幾壺酒下肚後,當然便強佔了汪紅蓼。不想汪紅蓼清醒後還是不願意嫁給闊端,甚至在幾個月後離家出走,從此下落不明。闊端為此懊惱不已,汪世顯為討主子歡心,亦派出大批人馬尋找幼妹。後來打聽到與汪紅蓼訂親的宋人安乙仲亦失蹤之後,這才知道二人多半已私下結為夫婦,聯袂遠走高飛,從此海闊天空,去過自己的幸福小日子了。這一事實對闊端打擊甚大,從此他再不提起汪紅蓼的名字。
數年後,忽有信使自南方趕來,稱是汪紅蓼的信使,有親筆書信呈給其兄汪世顯。汪世顯知道主子闊端心中並未真正忘卻幼妹,見有幼妹的訊息,欣喜若狂,急忙親自召見信使。不想來人袖藏利刃,趁行禮之機,上前幾刀將汪世顯刺死。刺客隨即為亂刀斬死,當時雖不知是受何人指使,但不久即知此為大宋新任四川制置使餘玠之毒計。而直到汪世顯下葬的那一天,汪紅蓼也沒有出現過。自此,汪紅蓼就成了汪氏家族的罪人,成了不可觸及的禁忌話題。
世事百轉千回,當真充滿了各種離奇的際遇。一年後,闊端率大軍攻打大理,竟意外再見到了汪紅蓼,這次不是信使,不是刺客,而是實實在在的汪紅蓼本人。當時闊端即將攻下大理北方門戶三賧,汪紅蓼忽然來到軍營求見,稱大理是她的第二故鄉,請求闊端看在往日情面上就此退去。闊端當年雖然愛她,然時過境遷,情感早由濃轉淡,更不至於為了她放棄攻下大理的豐功偉業。汪紅蓼不得已,遂坦白相告,說她當年受闊端強暴後懷了身孕,已經為他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在大理出生長大,大理是其母國,求他看在孩子的份上,就此罷兵。闊端自然極為意外,思慮良久後,表示願意退兵,但條件是帶走孩子。汪紅蓼尚對闊端當年強行姦汙她一事耿耿於懷,當即拔出短刀,斬下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