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與俗共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想讓我們擔心,才一個人躲起來難過。”大丫嘆了口氣接著道:“一會阿孃要是進來了,我們千萬不要當面問她。”
二丫心疼的說:“嗯,自是不能再揭阿孃的傷疤了。”
三丫握緊拳頭,內心充滿了憤恨:“我好想快快長大,不讓阿孃再受阿爹和阿奶的欺負!”
“他們才不是我們的阿爹和阿奶呢,他們是畜生!”五丫沒忍住大罵。
三丫贊同道:“五妹罵的對,魯二虎母子這般卑鄙,根本不配當我們的阿爹阿奶。”
其他幾個姐妹,也你一言我一語的同仇敵愾。
陶湘玉返回房裡,聽到動靜問道:“丫頭們還沒睡呢?明早還要幹農活,都歇了吧。”
“阿孃,咱家的田最近已經翻耕得差不多,再過些時日就能將水稻播種了。”大丫懂事又貼心的說道:“田裡的活就交給我和妹妹們吧,阿孃您再多休養幾天。”
陶湘玉內心有些詫異:“水稻播種?這是不是太簡單粗暴,太落後了?”
她趕忙搜尋原身的記憶才發現。
原來在大景朝,農民種植水稻的方式還停留在播種階段,而不是插秧。
這也難怪。
插秧這門技術,具體起源於哪一年,史書中並無明確的記錄。
甚至一些野史還有記載。
這項技藝是由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年少時幫地主家種地,無意間發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然而,根據眾多歷史學家的普遍共識,插秧之法應是在元、明時期,才在全國廣泛推廣開來。
陶湘玉繼續講述道:“我之前聽村裡的老人講,用插秧的法子,種出來的水稻畝產和存活數都更高,我們不如也試試。”
二丫帶著疑惑輕聲詢問:“阿孃,什麼是插秧?”
陶湘玉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插秧就是將稻種浸芽後,先成批撒在小塊田裡育成秧苗,再分批移栽到大田裡去”
丫頭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既然要帶領全家人一起種田,陶湘玉便做好了迎接十萬個為什麼的準備。
前世,她就讀生物與醫療專業。
該領域與農學的某些知識體系,存在一定的相互交融之處。
即使沒有親自種過田,對這些最基礎的生物知識,她還是遊刃有餘的。
大丫有些激動的說:“比起我們將種子胡亂拋灑一通之後交給老天爺,插秧的稻苗好像存活數確實會更高。”
“阿孃,您是聽村子裡哪戶老人家說的?”四丫講出了心中疑慮:“這插秧的法子這麼好,咋從來沒有人用過呢?”
陶湘玉扯了個謊搪塞道:“嗯那個那個老人家已經過世了,你們不認識的,總之這法子不會錯。”
她心想,看來四丫這丫頭,是個腦袋瓜子機靈的。
以後自己還是要多留意些,以免講了什麼不該講的,屆時無法自圓其說。
現在只初步得知大丫15歲,二丫13歲、三丫11歲、四丫9歲、五丫7歲。
這些丫頭的性子,她今晚也得從原身記憶裡,再好好了解了解。
五丫用有些崇拜的目光說道:“我們的阿孃,真是太聰明瞭。”
陶湘玉忍不住捏了捏五丫可愛的小臉蛋,說道:“是那位老人家聰明,法子是她想出來的。”
四丫臉上浮現出一絲猶豫,心裡不禁暗自思忖:“似乎總感覺阿孃從昏迷中甦醒後,有些不太對勁了。”
但是哪裡不對勁,她一時又說不上來。
唯一能夠肯定的是,阿孃的眼神不再像從前那般黯然,彷彿有光了。
:()下堂婦頓頓吃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