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3頁)
宋鎮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內服當指王畿區的&ldo;設官分職&rdo;,外服則指畿外四土的王權駕馭力度。顯然外服是建立在維持域外大小國族固有地緣性組織基礎上的,是王權對諸侯或臣屬邦國的冊封、認肯,而不是調遣、改變或打破。商王在內、外服的統治支配權上貫徹了明顯的強弱消張區別和因勢機變策略。
這種策略亦推行於四土邊地的彈性伸縮或影響地區。甲骨文有言&ldo;東戈&rdo;、&ldo;南戈&rdo;、&ldo;西戈&rdo;、&ldo;北戈&rdo;2,四戈為四上週邊之地3。別辭有&ldo;戈田牧&rdo;4,殆指與商有結盟關係的邊地侯甸族群。他辭又有&ldo;南牧&rdo;、&ldo;北牧&rdo;、&ldo;右牧&rdo;5,大體均指邊地,此由甲骨文記&ldo;在易牧獲羌&rdo;、&ldo;戍伐右牧,禽啟人方&rdo;6,牧與邊地羌人、人方屢屢發生交割關係可以知之。別辭又有記商王&ldo;商(賞)牧&rdo;、&ldo;牧稱冊&rdo;7,則中原大國與其的政治關係應是外服制的變宜擴大。《爾雅&iddot;釋地》雲:&ldo;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rdo;,以視商代,未必盡然。《逸周書&iddot;度邑解》雲:
維王剋殷,國君諸侯乃厥獻民,徵主九牧之師,見王於殷郊。
不難看出,&ldo;國君諸侯&rdo;乃來之原商國的內外服倒戈者,&ldo;九牧之師&rdo;應指原與商國有盟好關係的邊地大小族落組織之師。
下面試對商代國土經緯作一圖示勾勒:
1 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中國自然地理‐‐古地理》(上 冊),科學出版社,1984年。
1 參見尹申平:《陝西新石器時代居民對環境的選擇》,《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三奏出版社,1987年。
2 參見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224、225頁。
3 參見王宇信:《由〈史記〉鯀禹的失統談鯀禹傳說的史影》,《歷史研究》1989年6期。
1 參見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133~137頁。
2 參見鄭傑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99、200、 246~247頁。 &iddot;15&iddot;
1 《史記&iddot;夏本紀》。
2 《論語&iddot;泰伯》。
3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登封王城崗遺址的發掘》,《文物》1983年3期。又董琦:《王城崗城堡毀因初探》,《考古與文物》1988年1期。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縣東下馮》,文物出版社,1988年。
1 趙芝荃:《二里頭遺址與偃師商城》,《考古與文物》1989年2期。
2 參見前引鄒衡、鄭傑祥二書。又嚴耕望:《夏代都居與二里頭文化》,《大陸雜誌》61卷5期,1980年。
1 參見孫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257~259頁。
2 《尚書&iddot;盤庚下》。
3 《故文尚書&iddot;五子之歌》。
4 《左傳&iddot;襄公四年》、《帝王世紀》。
5 鄭光:《二里頭遺址勘探發掘取得新進展》,《中國文物報》1992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