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面縛出降 (第1/1頁)
農機校24新2李登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頭城那厚重而古老的城門,在一片凝重的寂靜中緩緩開啟,那沉悶的吱呀聲彷彿是東吳帝國最後的哀鳴。陽光灑在城門下,映照著孫皓那落寞的身影。他雙手被反綁在身後,曾經握有天下大權的雙手如今被繩索束縛,顯得如此無力。他的步伐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東吳的歷史上,每一步都承載著無盡的悲哀。
他望著石頭城熟悉的城牆,心中滿是苦澀。這座城見證了東吳的輝煌與繁榮,曾幾何時,這裡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東吳的軍隊威震四方。而如今,一切都已化為泡影。他深知,東吳的滅亡,是自己的過錯,是他的剛愎自用、昏庸無道,將東吳一步步推向深淵。那些被他忽視的忠臣良言,那些被他揮霍的治國良機,此刻如同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痛著他的心。
孫皓的胸前捧著象徵東吳皇權的印璽和符節,那是東吳權力的象徵,曾經閃耀著無上的光輝,如今卻在這投降的儀式中顯得如此黯淡。在他身後,是一群身著白衣、手舉白旗的東吳官員。那白色的衣衫在陽光下格外刺眼,如同東吳覆滅的喪服,白旗在微風中無力地飄動,像是在為這個逝去的帝國默哀。他們低垂著頭,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屈辱,默默地跟隨著孫皓,緩緩走出城門。
王浚的大軍如鋼鐵之師般在城前列陣,氣勢磅礴,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王浚身披戰甲,威風凜凜地站在陣前,他的目光深邃而複雜,望著眼前這曾經不可一世的東吳君主,心中感慨萬千。歲月的長河在這一刻彷彿凝固,他想起了無數次戰場上的廝殺,想起了為這一刻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也不禁為東吳的滅亡而心生唏噓。
孫皓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到王浚面前,每一步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他緩緩跪下,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那聲響如同敲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坎上。他抬起頭,眼中滿是屈辱與悔恨,將印璽和符節遞給王浚,聲音顫抖地說道:“罪臣孫皓,願降西晉,望將軍善待東吳百姓。”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對東吳的眷戀,接著說道:“東吳之亡,皆因朕之過。朕在位之時,未能明察秋毫,親佞遠賢,致使朝綱紊亂,民不聊生。如今,朕親眼看著祖宗基業毀於一旦,此乃朕一生之痛,萬死難贖。唯願將軍能憐憫百姓,莫讓生靈再遭塗炭。”那話語中飽含著對百姓的愧疚,對東吳命運的無奈。
孫皓踏出石頭城後,腳步似有千鈞重,每一步都在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記,宛如他心中那難以磨滅的傷痛。他回望那巍峨的城門,那曾是東吳威嚴的象徵,如今卻如同一頭沉默的巨獸,見證著帝國的崩塌。淚水在他眼眶中打轉,卻倔強地不肯落下,那是他最後的尊嚴。他的心中似有萬馬奔騰,悔恨像洶湧的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他。他想起了東吳的輝煌歲月,那金戈鐵馬、歌舞昇平的日子,而如今這一切都因自己的過錯而消逝,如同握在手中的細沙,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挽回。身旁西晉士兵冷峻的面容和寒光閃閃的兵器,讓他感到無比的屈辱,可這又能怪誰呢?這是他親手鑄就的結局。那象徵皇權的印璽和符節已離他而去,就像東吳的國運,從他指尖溜走,留下的只有滿心的苦澀和對百姓未來命運的深深擔憂。他望著遠方的天空,天空依舊湛藍,可東吳的藍天卻已不復存在,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如藤蔓般纏繞著他的靈魂,讓他幾乎無法呼吸。
王浚接過印璽,那一瞬間,他感受到了歷史的重量。他看著眼前這位落魄的君主,心中沒有勝利者的傲慢,只有對戰爭與命運的沉思。他伸出手,扶起孫皓,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放心,我軍不會傷害無辜百姓。”這簡單的話語,在這凝重的氛圍中,彷彿是對東吳百姓最後的慰藉,也是對這個動盪時代的一絲仁慈。此時,石頭城上的天空依舊湛藍,但東吳的歷史卻在此刻永遠地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