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皇帝登基大典當日,景嶽又一次來到了他的茶樓,還是選擇了三樓的包廂。
他望著窗外朝陽火紅,心道:我曾羨慕有錢人,後來,我又羨慕有權人,再後來,我想擁有世間最大的權勢,永不受人控制。如今同輩中無人能與我爭鋒,天下更是隻知我父不幼主,我雖非最有權力之人,但已徹底掌控住自己的命運,此生還有何求?
卻不知為何,他心底深處仍有一絲悵然。
大廳中,一段戲文響起,&ldo;四十載夢回舊年,紫閣金殿皆不見,只嘆人生半哀樂,朝生夢死,坐斷紅塵關。破紅塵,望九宵,鳳樓仙宮白玉臺,正是天外飛仙。&rdo;
悠悠聲入耳,那一瞬間,景嶽猛地想起鬱鬱蔥蔥的山坡,想起漫山的野花,想起仙人踏足過的那塊灰撲撲的石頭。
景嶽低聲一嘆:&ldo;我怎麼忘了?&rdo;
蒙塵已久的心忽然破開迷障,彷彿暗夜升月,彷彿晨光穿雲。景嶽只覺得渾身一輕,他大笑道:&ldo;都說天道無常,仙人無情,我偏要追那大道,做那神仙!&rdo;
話音一落,天空中響起悶雷聲,銀白的閃電像狂蛇一般猛劈向茶樓,屋瓦裂響,嚇得路人紛紛掩耳。
然而雷聲過後,茶樓完好無損,只是原本坐在包廂中的景嶽,就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他消失前的豪言壯語,還是有不少人都聽見了。
因此,後世野史記載:
大魏天歲四十一年,有武國公世子景嶽,於問仙茶樓一朝頓悟,得道飛升。
第41章
菩提照心壁前,景嶽的身體正被瑩藍的光芒籠罩,引來不少僧人側目。
很少有人能在照心壁前堅持十日不醒,但景嶽首次嘗試,就足足入定了百日。
僧人們震驚的同時,又感受到了天地靈氣的波動,接著,就看見此番異象。
這個年少的道人,竟是就此築基了。
半晌,景嶽纖長濃密的睫毛一顫,睜開了眼睛。
他的丹田中已生成了氣海,渾身的靈氣匯聚於此,彷彿川流百溪融入大海。
景嶽檢視自身時,發現他的氣海較前世足有兩倍大,這也意味著他的靈力儲備遠勝以往。也不知這一切是源於全靈體,還是菩提照心壁,亦或兩者都有?
他不免想到剛才所見,不,或者說所經歷的更為合適。
別人都是照見前生,可他前生並非如此。
他記得那日有人喚他下山,結果他一站起來就覺得頭暈,回去的路上不慎跌入河中,被救上來後一直昏迷不醒,足足睡了一日,次日卻又像沒事人一樣健健康康了。
村裡的老人都說,他這是被地府收了魂,但閻王爺見他命不該絕,又放了他回來。
他娘擔憂不已,又讓他在家中養了兩日,這才帶著他去了外祖母家。
一路上,他們並未遇見馬車摔下懸崖的意外,等到了鄰村,外祖母果然病重,已是藥石無醫,沒幾天便去了。
等辦完外祖母的喪事,景嶽回了家中,他依舊放他的牛,依舊愛枕著石頭入睡。
那塊石頭,彷彿是他心靈的歸處,總讓他格外愜意與安寧。
慢慢的,他十歲了。
某日他從山坡上醒來,腦中便有了十宇滄溟大法的殘本,自此踏上了與凡人完全不同的大道路。
那麼,他見到的究竟是什麼?是原本的真實還是虛幻的投影?
難道他被喚下山那日就是最初的起源,以至於一變萬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