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林紹章兵敗,石祥貞在靖港頓成孤軍,不得不主動撤回嶽州。
之前,曾天養已經佔領湖南西部的常德一帶,正準備進取四川。
曾天養官居秋官正丞相,此時已經六十多歲,卻勇勐絕倫,在太平軍中極有威望。他曾經做過洪秀全的衛隊長,在軍中號稱“飛將軍”,頗有三國時老將黃忠遺風。
進入湖南後,曾天養威名遠播,很多當地的土寇、天地會眾都紛紛投奔他。
因為會攻長沙失利,曾天養從常德返回嶽州,主持湖南戰事。石祥貞返回湖北。林紹章被革職調回天京問罪。
湘軍在湘潭大勝,咸豐帝優旨褒獎。曾國藩之前因為編練湘軍,侵奪了湖南官員的利權、刑權,受到湖南官場排擠。
湘軍打了勝仗,曾國藩也揚眉吐氣。雖有靖港之恥,但曾國藩知恥後勇,在長沙大力整頓軍隊,製造戰船,購買洋炮,準備大舉進攻嶽州。
湘軍來勢洶洶,曾天養收縮戰線,放棄常德,將兵力收縮至嶽州。
火軍守城陵磯,曾天養自守嶽州。
大戰在即,嶽州的空氣裡似乎都充滿了火藥味。
陳城不想留在湖南,以楊秀清令他專攻長沙,而長沙已敗,要求返回湖北,助防武昌。
曾天養毫不含乎,先罵了一陣林紹章。說楊秀清識人不明,怎能讓一個新進的庸才統率三萬大軍,不敗才怪呢。
他又說,湘潭雖敗,但湘軍也損失不小。有他曾天養在,必能再次打敗湘軍,進軍長沙。
曾天養承諾,若打不下長沙,他誓死不回湖北。
看著老人家信誓旦旦的樣子,陳城也想借機歷練火軍,便留在城陵磯助防。
城陵磯地勢甚為險要,與南京燕子磯、馬鞍山採石磯並稱“長江三大名磯”。它南綰三湘、北控荊漢,扼緊洞庭湖貫通長江的咽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黃宇具體負責防守城陵磯事宜。他主持修建數座營壘,配以火炮、望樓、柵欄等防守設施。
以前火軍雖然也修築營壘,但往往追求便捷迅速,並不求堅固。
湘軍善打於“結硬寨”、“打呆仗”,往往先固營壘,立於不敗之地,再徐圖進取,以此取勝。
太平軍百戰之餘,自然也知道營壘的重要性。不管時間有多晚,不管士卒有多疲憊,停營休息都要築營壘。
固守城池更不必說。太平軍守城,往往分出大量兵力,到城外佔領制高點、戰略要點,築成數座營壘,首尾相顧。
黃宇刻意觀察過太平軍的營壘,彷效太平軍在城陵磯佈置防守。
王韜的營壘抵在防線外圍,他是一名勐將,陳城指望他與湘軍接仗,抵擋湘軍衝擊。
李想被陳城派去嶽州收集民船。
曾天養勇悍有餘,而謀略不足,不是曾國藩的對手。這一戰,恐怕兇多吉長。
太平軍水師戰船都是民船,排水量太小,安裝不了大炮,根本不是湘軍戰船的對手。
縱使上次靖港得勝,以曾國藩善於自省的性格,必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太平軍水師再想以小博大,使用火攻燒燬太平軍戰船,可就難了。甚至,湘軍倚仗強大的水師戰船,還可能會摧毀太平軍的民船。
因此,火軍必須收集到足夠的民船,足以運載所有兵力、輜重。萬一太平軍失敗,火軍要有自己的船隻沿長江撤退。
另外,“雛鷹號”船上煤炭不足,也需要李想到嶽州徵集煤炭。
陳城和師部、直屬團坐鎮城陵磯,準備和湘軍大戰。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7月底,湘軍水陸並進進攻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