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第1/5頁)
晏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根據曇清方丈得來的訊息,那間尼姑庵就坐落在三川郡重霄縣的裡坊內。
乍然得到佛睛黑石的下落,簪纓的心如雲翳破散,激動難言。但她並未忘記警惕,進城之前,先遣王叡帶人潛入縣城中探查是否有異。
她非信不過曇清方丈,而是這裡離叛軍作亂的陵川很近。
衛覦前腳才走,這個訊息便至,難免惹人生疑,簪纓再怎樣急不可當,也須得小心行事。
王叡帶人經過一番查探,未見城中有異樣,回來向主子稟報。
簪纓聽了,一顆懸緊的心微松,命手底的二百北府精兵下馬卸甲,隨她入城。
這樣的陣仗,自然驚動了當地縣令。傅則安擅與公門打交道的優勢突顯出來,由他出面應對。簪纓則僱了個當地鄉人領路,直接朝尼姑庵的所在趕去。
沈階隨行,途中轉目望見簪纓唇白若雪,呼吸輕屏的神情。
他已經很久沒見過如此形色緊張的女郎了。
佛睛黑石。他心中默唸道,女郎這一年裡下盡苦功尋找的,便是這個。
“唐娘子,慢些。”曇清方丈才被快馬顛簸了一路,跟不上趟,氣喘吁吁道,“既來之,則安之,庵寺就在那裡跑不掉,唐娘子不必情急啊。”
他越安撫,簪纓步伐反而越急,此時此刻她的心情,比當初聽見金鱗薜荔的下落時也不遑多讓。這小縣中的寺廟,不比南朝京都中剎寺如林,義筵如市的盛況,規模中下的小寺院往往坐落在裡坊之中,左鄰右舍皆民居,沾染了煙火氣。簪纓一路腳步不停,左行右繞,到得庵前,見是一處清靜平常的小廟,抬目只見黑地匾額上書有“普慈”二字。
簪纓深吸一口氣,聞到淡淡的佛香味道。
但她沒有馬上進去,打發了鄉導,先命影衛入內探察。
普慈庵平常多是信女居士往來,忽然間有這許多矯捷大漢湧進來,且還如入無人之境地內外翻查,頓時引起庵中尼姑的恐慌,響起幾聲低呼。
普慈庵的住持是位五十歲上下的比丘尼,身材高大,著一襲素布寬袍禪衣,聞聲自禪房出,袍腳帶風,見狀皺眉,問所從來。
曇清在庵門外也蹙眉心,他雖奉簪纓為主,可同為沙門中人,心有慼慼,無奈地看向簪纓:“唐娘子,未嘗謹慎過頭了。”
簪纓不置可否。
她知道自己如今的身價幾何,也知道佛睛黑石是小舅舅性命所繫。雖然關於佛睛黑石的用處,她連曇清方丈都未透露分毫,應當不會被人察覺,但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小心駛得萬年船。
直至影衛出庵,向主子輕輕搖頭,示意沒有危險,簪纓方命姜娘卸刀,帶人入庵。
進了院,簪纓向這位不怒自生威儀的高大住持拈一個標準的佛揖,歉意地說:“在下唐氏,聽聞貴庵中有神蹟,特意遠道來拜會。”
她低下頭,露出斜衽領下一段潔白後頸,懇聲道:“冒犯之罪,只緣自身有些難言之隱,絕非有心褻瀆神
佛,敬請師父諒宥。”
她是先兵後禮,曇清是拜佛拜到西,為了幫忙打圓場,緊跟著表明身份。
住持神色鎮定,她聽說過濟南大覺寺的曇清方丈,佛法高深,面色稍緩,望著眼前一行不速之客,“不知諸位前來,是為何事?”
“阿彌陀佛,”曇清方丈看簪纓一眼,向住持道,“涅槃經有言,佛陀破四魔而涅槃,如大火滅,度有彼岸。聽聞尊師圓寂之日,睛眸化為舍利,舉世罕聞,此大德顯聖之跡,這些年卻未向信眾宣揚,使之知曉世間真有無邊法身。是以老衲前來,特為請見聖物,望師父行一方便。”
“方丈如何曉得?”住持聽到這話,怔住。
很快她便想通,這群人是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