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延年,字幼公,生於南陽郡杜衍縣(今河南南陽市宛城區),是西漢時期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賢臣。他出身名門,父親杜周曾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杜延年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法律,為人寬厚,後來憑藉門蔭入仕,逐步走上了仕途。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為西漢王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初入官場,嶄露頭角
杜延年的父親杜周,在漢武帝時期擔任御史大夫,以執法嚴酷著稱。然而,杜延年卻與父親不同,他為人寬厚,通曉法律,深受人們的尊敬。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昭帝即位後,大將軍霍光執政。霍光看中了杜延年的才能,舉薦他擔任補軍司空。從此,杜延年踏上了仕途之路。
在擔任補軍司空期間,杜延年勤勉盡責,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他處理政務公正無私,深受同僚和下屬的尊敬。後來,他因功被提升為校尉,率領南陽士卒平定益州蠻夷叛亂。回軍後,他又被任命為諫大夫,開始參與朝廷的決策和討論。
二、因功封侯,論議持平
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益州蠻夷再次發生叛亂。杜延年以校尉的身份率領南陽士卒進擊益州叛軍,成功平定了叛亂。回軍後,他被任命為諫大夫,開始更加深入地參與朝廷的政務。
不久之後,左將軍上官桀父子和鄂邑長公主(蓋長公主)、燕剌王劉旦圖謀作亂。代理稻田使者燕倉知道其謀後報告給了大司農楊敞。楊敞因惶懼而稱病移居,並將此事告訴了杜延年。杜延年果斷地將此事報告給了漢昭帝,使得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得以敗露並被誅殺。杜延年因功被封建平侯,從此在朝廷中聲名大噪。
杜延年作為大將軍霍光的屬吏,以忠節著稱。他論議持平,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政務。在辦理燕王案件時,他輔之以寬,與霍光的嚴刑峻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堅持依法辦事,不偏不倚,使得朝廷內外和諧穩定。
三、治國良策,深得信任
杜延年看到國家繼漢武帝奢侈用兵之後,民生凋敝,便多次向大將軍霍光提出治國良策。他建議漢昭帝應行漢文帝時政,昭示儉約寬和,順天心、悅民意。霍光采納了他的建議,並舉薦他為賢良,議論廢除專賣酒、鹽鐵等政策。這些政策得到了廣泛的實施和推廣,對於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杜延年還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政務和人際關係。他為人安和、備於諸事,長期主管朝政,深得漢昭帝和霍光的信任。他出則奉駕、入則給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賞賜賂遺無數,家資累鉅萬。
四、輔立宣帝,功勳卓著
漢昭帝末年,臥病在床,徵召天下名醫為其診治。杜延年主管方藥之事,盡心盡力地為漢昭帝治療疾病。然而,漢昭帝最終還是因病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太子和動盪的朝局。
在漢昭帝去世後,昌邑王劉賀即位僅二十七天便被霍光所廢。霍光、車騎將軍張安世與大臣們商議立帝之事。此時,漢宣帝劉詢撫養在掖庭,號皇曾孫,與杜延年的中子杜佗相友善。杜延年深知劉詢德美才高,便勸霍光、張安世立他為帝。在杜延年的勸說下,霍光等人最終決定立劉詢為帝,即漢宣帝。
漢宣帝即位後,對杜延年等功臣進行了褒賞。杜延年因定策安宗廟之功被封為建平侯,並增戶二千三百戶。他還被任命為太僕卿等重要職務,繼續為朝廷效力。
五、因病去世,名垂青史
杜延年為人安和、善於處理各項政務,長期主管朝政,深得漢宣帝的信任。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和身體的衰弱,他逐漸感到力不從心。霍光去世後,其子霍禹與宗族謀反被誅殺。漢宣帝以杜延年是霍氏舊人想要免退他但丞相魏相奏杜延年向來尊貴受信任所任官吏多不法。遣吏立案審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