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吳起(?-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地名有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西和曹縣西北兩說)人,是中國戰國初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學儒術於曾申門下,後棄儒學兵。吳起歷仕魯、魏、楚三國,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各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指揮魏軍屢次擊敗秦國,佔領河西之地,並創立武卒制,改革兵制。在楚國,他進行大刀闊斧的變法,使楚國國力迅速增強。然而,因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吳起最終慘遭殺害。吳起與孫武並稱“孫吳”,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巨擘。
二、人物生平
1、棄儒學兵
吳起出生在戰國初期的衛國,一個家累萬金的富有家庭。他自幼便胸懷大志,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然而,命運似乎並不眷顧他,他四處奔走尋找門路,卻最終傾家蕩產,也未得一官半職。這使他遭到了鄉人的譏笑和誹謗。氣憤之下,吳起殺了誹謗他的三十多個人,並臨逃走時對母親發誓:“不當卿相,決不回衛。”
為了尋求出路,吳起初到孔門弟子曾參之子曾申門下學習儒術。然而,母親去世後,吳起沒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條回家奔喪守孝。這一行為被曾申視為不孝,於是斷絕了與他的師生關係。此後,吳起毅然棄儒學兵,踏上了軍旅生涯的道路。
2、侍奉魯君
魯元公十七年(前412年),齊國發兵攻打魯國。魯元公想任用吳起為將,但吳起妻子是齊國人,元公因此產生了疑慮。為了表明自己的忠誠和決心,吳起殺掉了妻子。這一舉動雖然殘忍,但也讓元公消除了疑慮,任命吳起為將。吳起不負眾望,率領魯軍大敗齊軍。然而,勝利並沒有為他帶來長久的榮耀。魯人向元公進讒言,認為吳起為人“猜忍”,且過大的戰果容易招致“諸侯圖魯”。同時,吳起也因殺妻之事備受爭議。最終,元公辭謝了吳起,不再授予他官職。大約在魯穆公在位初年,因主公季孫氏被殺,吳起在經人勸說後離開了魯國。
3、收取河西
離開魯國後,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於是前往魏國投靠文侯。文侯詢問大臣李克的意見,李克認為吳起雖然“好色”,但用兵連司馬穰苴都不能相比。大約在魏文侯三十七年(前409年),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命他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今陝西大荔東南)、元裡(今陝西澄城南)、洛陰(今陝西大荔西南)、合陽(今陝西合陽東南)等地並築城。同年或第二年(前408年),吳起再次攻打秦國,一度長驅至鄭縣。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加以防守。經過這些戰役,魏國全部佔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並在此設立西河郡。吳起被任命為首任西河郡守。
在擔任西河郡守期間,吳起不僅抵禦了秦國的進攻,還修築了吳城(今山西孝義西南)。他改革魏國兵制,創立武卒制,使魏軍戰鬥力大大增強。公叔痤曾統率吳起訓練的武卒部隊擊敗了韓趙聯軍。此外,吳起還參與了攻佔中山國的戰役,為魏國的擴張立下了赫赫戰功。
魏文侯去世後,魏武侯即位。吳起功高而不得居相位,與新任相國田文有論功之舉。儘管吳起戰功卓著,但武侯對他仍有所猜疑。魏武侯七年(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五萬沒有立過軍功計程車兵大敗秦軍,展現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
4、變法強楚
約在魏武侯九年(前387年)後,吳起遭到倖臣王錯(一說公叔痤)的讒害,受到武侯的猜疑。於是,他離開魏國,向南投奔楚國。楚悼王得到吳起後,任命他為宛城守。一年後,悼王升授吳起為令尹。擔任令尹後的吳起在楚國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制定法律並公佈於眾,取消封君三世以後子孫的爵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