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孫武(約前545年-約前470年,另說前480年),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屬山東)人,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出身於陳國貴族之後,因齊國內亂而避亂出奔吳國。在吳國,孫武潛心研究兵學,著成兵法十三篇,被尊稱為“孫子”或“兵聖”。他的《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對後世軍事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孫武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實戰指揮家,他指揮的柏舉之戰是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之一。
二、人物生平
1、齊國貴族
孫武的祖上有確切的世系可以追溯到舜的後代虞閼父。虞閼父在周武王伐紂時擔任周國的陶正之官,負責陶器的製作和管理。由於他管理有方,周武王將長女大姬嫁給他的兒子滿,並封滿到今河南淮陽縣一帶建立陳國,賜以媯姓。滿成為陳國的第一代君主,稱為胡公。
從胡公滿開始,陳國經歷了十代十二個國君的世襲傳授。到了桓公時期,陳國發生了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完因內亂無法立為國君,於是逃往齊國。完在齊國積極活動,其後代逐漸在齊國嶄露頭角。到了四世孫田桓子(田無宇)時,他已經官至“上大夫”。田桓子有五個兒子,其中田書(孫武的祖父)在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於樂安,並賜姓孫氏。孫書生憑,憑生孫武,孫武便是在這樣的貴族家庭中成長起來的。
2、軍旅生涯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三年),孫武在吳國隱居期間已經寫成了《孫子兵法》。這一年,他與伍子胥商議準備向西進兵攻打楚國。在伍子胥的多次舉薦下,孫武終於得到了吳王闔閭的接見。孫武帶著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篇面見吳王,吳王看後暗自讚歎不已。吳王任命孫武為吳將,並經常與他探討各種軍事和政治問題,孫武總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公元前508年(吳王闔閭七年),吳國採用孫武提出的“伐交”戰略,策動桐國叛楚。隨後又使舒鳩氏欺騙楚人說:“如果楚國派兵攻打吳國,吳國畏懼楚國的威勢,可以代替楚國攻打桐國。”十月,吳軍趁楚人不備在豫章擊敗楚軍;接著又攻克了巢地,活捉了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九年),吳軍採用孫武提出的“因糧於敵”策略,在柏舉之戰中大敗楚軍。這場戰役中,孫武和伍子胥直接指揮吳軍以三萬之師千里遠襲楚國,五戰五捷,只用了十幾天就攻入了楚都郢。這場戰役充分展示了孫武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孫子兵法》的實戰價值。
公元前505年(吳王闔閭十年),秦國出兵救援楚國並在秦救楚之戰中擊敗了吳軍。同時吳國內部也發生了叛亂,夫概在國內自立為王。吳軍不得不放棄對楚國的進攻回國平定叛亂。
闔閭去世後由夫差繼位他立志要為父報仇。孫武、伍子胥等大臣繼續輔佐夫差努力積蓄力量恢復國力。經過三年的努力吳國的國力得到了顯著的恢復。
公元前494年(勾踐三年)越王勾踐進攻吳國。吳軍在孫武和伍子胥的策劃下采用詐兵之計在夜間佈置了許多火把向越軍襲擊越軍很快大敗。接連吃了幾次敗仗後勾踐只得屈辱地向吳國求和。
3、飄然高隱
孫武五十多歲的時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這對孫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深感吳國政治的黑暗和腐敗。於是孫武決定不再為吳國的對外戰爭謀劃出力轉而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殺後不久孫武可能也因憂國憂民和鬱郁不得志而謝世了他的卒年大約在公元前480年(衛莊公元年)左右。從退隱到壽終孫武一直沒有離開吳國死後則葬於吳都郊外。
三、主要影響
1、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