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山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氏幾人似乎真是過來看一眼,沒坐多久就告辭了。荷花弄不懂她們真正的意思,也就不多想。院子裡的事情已經理得差不多,就準備出京城裡轉一圈,順便去鋪子上看一看,想準備些禮物,到府中各院去認認門。
下午荷花去老夫人那邊坐的時候,就提了一句想出去轉轉的事情。王氏好似沒有聽見,過了半天才嗯了一聲。
王氏原來就對孟冬瓜住了景院的事情不高興,這些天孫盛雲又只帶著孟冬瓜讀書她更不高興。她不敢對男人露什麼臉色,也不敢大張旗鼓搞什麼動作,就只能給荷花使臉色看。每次荷花過去,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荷花心裡自然也不會舒服,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只能暫時忍下。次日一早出府,身邊跟著劉氏和英子,還有孟興全幾人,出去的時間長,自然還要帶著果果。
荷花一早出門,就是為了去集市,看看這京城的市集裡都有些什麼東西賣。荷花轉了一圈,京城市集裡的東西比洪興鎮上的東西豐富得多,街道兩旁的早餐鋪子,沿街叫賣的,一派煙火氣息。
荷花尤其喜歡這樣的景象,感覺這才是與她息息相關的。可惜的是,如今住在了孫府,出門一趟還要請示,能不能出門還要看別人高興不高興。
荷花一日把五間鋪子都看了遍,在其它店鋪裡都沒有什麼收穫,主要是她對京城也不瞭解,對這個時代的物品也不太瞭解,所以理不出個頭緒。
看完其它店鋪,最後去兩間書肆看了看,都算不得多大,賣的書也是五花八門的,在其中一家店裡還看到了自己寫的話本子
問了問掌櫃居然說賣得還不錯,粗粗一問銷量,就知道與陳東家報過來的賬不符。原來這話本子在京城賣得極好,實際上另一家書肆也有賣,荷花去的時候沒有看到,是因為斷貨了。
荷花將孟興全介紹給幾個掌櫃,打算先讓孟興全先熟悉京城的情況,回到府裡與孟冬瓜一商量,決定儘快推出新的話本子。
孟冬瓜的話本子寫了半年多之久,早已足夠能印一本書,只是近兩個月事情多,沒有時間整理。到了京城的這幾天,又被祖父抓著繼續讀書,還沒有時間出去,聽荷花這樣一說,就決定儘快先將前面的整理出來,寫好的部分已經開始夠先出一冊。
次日裡,荷花就讓廚房磨了豆漿出來,又親自動手做出了玉晶豆腐。然後就以玉晶豆腐為禮,去每個院子裡拜訪。
荷花送東西自是要給西院的祖母和四嬸院子裡送,祖母王氏還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二嬸小王氏在府裡的好似沒什麼主見,時時都是依附著婆婆王氏。
荷花還專程去了顧氏院子裡一趟,顧氏是妾,按理說不需要荷花專程走一回,但荷花已經知道她是貴妃的親孃,不管自己能不能沾到貴妃的光,但至少是不能得罪的人。
顧氏的院子在接近後面園子的一角,院子不大,但環境清靜,裡面的擺設低調、雅緻,院中侍候的人也不少,看來孫盛雲沒有薄待她。
顧氏年歲不小,卻面相慈和,明眸善睞,不難想像年輕時定是顧盼生輝,不然祖父怎麼將她收房,即使是奶孃的女兒需要照料些,在府時給她份不錯的差事就可以。
顧氏對荷花的到來很高興,拉著荷花說以後有空就去坐坐,還說以前她婆婆謝氏在府裡的時候也常去。
一個年老的妾,明面上無兒無女,年老之後也是孤寂的,人到老年反而喜歡有人陪著。她說婆婆以前常去她那裡,顯得關係很親近般,可荷花並沒有從姜樂的口中聽說過此人,不知是為何?
荷花來到東院,東院老夫人留在了謝縣,但大夫人趙氏和二夫人王氏是長輩。荷花聽姜樂說過,大伯母趙氏管家教子有方,家中的幾個兒子雖然還沒有出頭,但都規矩有禮。二伯母王氏跟祖母王氏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