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山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開宋聽說兒子願意回來給母親下葬,心中自然欣喜,總算是邁出了一步。但心中很快就想到姜樂是不是說了什麼不該說的,一字一句的詢問姜樂說了些什麼話。
只是這事姜樂心中早有準備,將自己準備的說辭一一交待,最後說公子應該是聽到夫人是謝家後人才決定來的。說謝大人當初種下的那片松林,公子從樹上採下了松果,做出百歲果賺了錢。
沒有答應孫大人回孫家,轉天就應了姜樂回去給母親下葬,轉折太大,必須有一個好的藉口,搬出謝家人和百歲果的事情,是孟冬瓜交待姜樂的。
孫開宋為此還叫人查了百歲果的事情,一查果然真有其事。聽說這百歲果當時來自於一王姓人家的鋪子,每斤賣到了二百文,叫百歲果,就是因為結果的樹需要生長百年,而那王姓人家在洪興鎮上也有鋪子。
樹松上結出能食的松子,孫開宋在京城多年也只聽人說過,只是這結松子的松樹長在極北的地方,很少有傳入洛朝內地的。不想在這謝縣松樹林裡的松樹也結出了果,又想起當年他在京城時,從那謝家庶子處聽說的事情來。
謝家庶子謝知恩當年在壽縣做生意,嫌棄弟弟謝知遇只是個秀才不善變通,又當不了他的靠山,就前往京城做生意。那人在京城混跡多年,因來自於謝縣的謝家,孫家對他多有照顧。
謝知恩在京城賺了錢後,頗為高調,喜歡打著謝家後人的幌子四處交際,也曾在京城放出過話,說謝大人給謝家留了興旺發達之路,只是要待到百年之後。
雖然謝知恩不值得信,但孫開宋卻相信謝景琛有著長遠的眼光。
當時孫開宋的處境也十分艱難,母親早逝父親再娶,他一直不能融入到當中去,尤其繼母時常還弄些小手段讓他反感。當知道繼母有意將她孃家的侄女娶給他為妻,他尤其反感,何況他心中有人,雖然那人不可能嫁給他。
當年回謝縣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就有意去接觸了謝家,後來請當時也在謝縣的祖母做主,將謝家獨女晴如娶回為妻。
娶謝氏為妻他有自己衡量,一為那謝家人所說過的話;再說謝家雖然已經沒落,可謝景琛卻是相當的有名,尤其是在謝縣;還有就是他想極力擺脫父親的束縛,既然今生不能娶心上人為妻那娶誰都無所謂;當時祖母正好在謝縣,這事請祖母做主最好不過。
直到多年以後,他也沒有發現謝景琛給後人留下什麼後路。可這百歲果的出現,難道謝大人給謝家留的後路是百歲果?可據得來的訊息,那東西百年才能結果,而且數量不多,顯然是不成立的。
五月十四,是孫家三夫人的下葬日子。孟冬瓜一家十三那日進了城,並沒有乘坐孫家來接的馬車,而是請孟興全二哥相送,又在孟興正家裡住了一夜,次日一早才往孫家祠堂。
孫家三夫人下葬,雖不及老太君的排場大,但這是在謝縣,三夫人是謝氏的後人,孫家也必須給足臉面,孫家所有輩份低的人都要送靈。
孟興東的事情在孫家並沒有傳開,一是因為孟興東還並沒有答應迴歸孫家,二是孫盛雲還沒有見過孟興東,嘴上說著不允許孫家子孫流落在外,心裡卻有自己的考量,想先見到人再說。
直到謝氏下葬的前一日,孫家族人都不知道為三夫人扛幡摔盆的人定的是誰,大多數人心裡都認為會是孫呈銘,雖然沒有完成過繼禮,但孫呈銘確實是跟在孫開宋身邊長大的。
就連孫呈銘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在京城裡三夫人的後事大多是他經手的。早年謝氏不同意他過繼,他心裡雖然不舒服,但表面卻不能有丁點情緒顯示出來。
現在謝氏走了,沒有那道阻礙,如果此次他成為扛幡摔盆的人,也就等於承認他是孫開宋的繼承者。雖然他當年連奪三元,但這些年過去,他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