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209年,秦朝正在全國大規模徵調農民服役。此時,一支由九百餘名新徵召的農民組成的隊伍正從陽城(現今河南登封)疾行前往漁陽(今北京密雲地區),以執行邊疆戍守任務。然而,途經蘄縣大澤鄉(現今安徽宿州劉村附近)時,突降暴雨,迫使隊伍在此處暫避風雨。
在這支隊伍中,有一位名叫陳勝的陽城青年,他一直懷揣壯志,堅信自己終將成就一番偉業,並曾與夥伴們約定,若日後飛黃騰達,定不忘今日同甘共苦之情。儘管常遭他人嘲笑其不切實際,陳勝仍豪言壯語道:“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此次,他被徵發至邊關,身兼領隊重任,眼見期限將近卻因雨阻滯行程,內心焦急萬分。當時秦律嚴苛,逾期不到者將被處死。為此,陳勝找到另一位領隊,來自陽夏(今河南太康)的吳廣,共同商議對策。
陳勝提議,既然無論如何也無法按時抵達漁陽免於死刑,不如藉機發動反抗秦朝的起義,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吳廣深以為然,決定與陳勝共舉義旗。二人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舉動,利用古代民眾對神靈的敬畏心理,營造出起義乃天意所歸的氛圍。不出所料,這些飽受秦朝壓迫的貧苦大眾視陳勝為上天派來解救他們的救星,尊奉他為王。人們紛紛自制木質兵器,手持竹竿作為旗幟,群情激昂,長久以來積蓄的對秦王朝的不滿終於爆發。
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隊伍迅速壯大,首先攻克了蘄縣,隨後僅用一個月的時間,相繼佔領銍縣(今安徽宿州西)、酇縣(今河南永城西)、苦縣(今河南柘城縣北)、柘縣以及譙縣(今安徽亳州)等地。這場由大澤鄉點燃的星星之火,已蔓延成為中原大地熊熊燃燒的燎原之勢。
陳勝並非只有勇無謀之人,深知起義成功的關鍵在於戰略規劃。隨著起義軍接連佔領安徽、河南交界多地,兵力擴充至擁有六七百輛戰車、一千多騎兵及上萬步兵。他將目光投向了戰略位置至關重要的陳縣(今河南淮陽)。陳縣歷史地位顯赫,曾先後作為陳國和楚國的都城,秦朝統一後亦設為郡治。一旦起義軍佔據陳縣,無疑是對秦朝的重大打擊。於是,陳勝果斷率軍直指陳縣。
陳縣的郡守與縣令聞訊後惶恐不安,面對洶湧而來的起義軍,皆無應對之策,未待起義軍兵臨城下,兩人便倉皇逃遁,只剩下郡丞留守城內。郡丞意圖堅守抵抗,但陳縣內的秦軍早已被起義軍的聲勢震懾,毫無鬥志。不久,陳縣防線被起義軍突破,郡丞被憤怒的民眾殺死,起義軍成功控制了這座軍事重鎮。
陳勝旋即宣佈自立為王,建立國號“張楚”,定都陳縣,從而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首個農民革命政權。廣大百姓熱烈擁護陳勝,誓言推翻暴虐的秦王朝,解救天下受苦受難的民眾。至此,陳勝實現了他年輕時立志要成就的偉大事業。
隨著“張楚”政權的建立,全國上下猶如沸水般動盪不安,各地百姓起義的訊息紛至沓來,紛紛舉起“張楚”的大旗響應陳勝的號召。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同時,一些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貴族勢力也趁機揭竿而起,共同對抗秦朝統治,其中不乏諸如劉邦、項羽、項梁、英布、彭越等傑出的領導者。
陳勝目睹“張楚”旗幟遍佈中原,鬥志愈發高昂,他與吳廣及其他起義軍首領共同制定了下一步戰略:主力西進,逐步逼近秦朝首都咸陽。吳廣被任命為假王,率領主力軍直搗滎陽(今河南鄭州西郊),意圖透過函谷關進軍咸陽。宋留則負責攻打南陽,實施包抄戰術,目標指向關中地區。與此同時,陳勝指派武臣、鄧宗、周、召平等人為將軍,分別領軍北伐,橫渡黃河,收復原屬趙國的地域(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南部),並南下攻打九江郡及淮南地區;另一支部隊則奔赴廣陵(今江蘇揚州北部)及原屬魏國的土地(包括今河南東北部和山西西南部),意在全面佔領長江下游、黃河以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