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晉初年,宰相王導的家族中,有一位侄子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祖籍山東臨沂,後遷居會稽(今浙江紹興),身居高位,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稱“王右軍”。
自幼,王羲之便深受父親對書法的熱愛所影響。年僅十幾歲的他,便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在父親的書房中翻閱前人留下的碑帖與字跡。父親見他如此痴迷,便將筆法論傳授於他。王羲之勤奮好學,即便行走之時,也習慣以指在衣上書寫,久而久之,衣物竟被劃破。後來,他又向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衛夫人承襲鍾繇之法,又融入自家數代的書法傳統與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王羲之。
王羲之在書法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他善於汲取眾人之長,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學習鍾繇書法時,他觀察到鍾繇的字具有分勢的特點,用筆向外拓展。於是,王羲之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減去分勢,改為用筆向內抵,用轉不用折,使得字型更加流暢。而在學習張芝的草書時,他更是對張芝的草書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整合,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經過不斷的研習與練習,王羲之終於成為了名震一時的書法家。他的字,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視若珍寶。
某日,王羲之在街頭偶遇一位賣扇子的老婆婆。她手中的扇子雖六角形制獨特,但並無任何字畫裝飾,故難以吸引路人駐足。老婆婆面露憂色,擔心扇子難以售出。王羲之心生同情,便走上前去,說道:“你的扇子之所以難以售出,是因為上面既無字又無畫。若我為你題字,你意下如何?”老婆婆並不知眼前的陌生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見他如此熱心,便將扇子交給了他。王羲之在每把扇子上題寫了五個字,便交還給了老婆婆。老婆婆見字寫得潦草,有些不悅。王羲之卻笑道:“你只須告訴買扇之人,這字是王羲之所寫,便可。”
言罷,王羲之便離去。老婆婆依言而行,果然扇子很快便銷售一空。
王羲之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那便是養鵝。每聞有佳鵝之處,他必欣然前往觀賞,甚至不惜購回家中以供欣賞。山陰城外有一所道觀,觀中道士亦深愛王羲之書法,欲求其抄寫一篇《道德經》。然知與王羲之素不相識,難以開口。後聞王羲之好鵝,便在觀外池塘中養了許多優良白鵝,並故意傳此訊息於王羲之。王羲之聞訊,欣然前往觀賞。只見一群潔白如雪的鵝在池塘中悠閒遊弋,他頓時被深深吸引,駐足良久,不忍離去。心中喜愛之情難以言表,便派人尋來道士,欲購此群鵝。
道士笑曰:“此鵝乃供遊客觀賞之用,非賣品也。”
王羲之曰:“既如此,吾願以他鵝換之,可否?”
道士曰:“既君如此喜愛此鵝,貧道願以此鵝換君一字。聞君書法造詣極深,願求君為觀中抄寫一卷《道德經》,不知可否?”
王羲之愛鵝心切,便爽快答應下來。他為道觀所抄之《道德經》,筆法精妙絕倫,後人稱之為《換鵝帖》。
喜歡中國歷史故事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中國歷史故事【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