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3/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第5師縮編為第13團,任團長,並奉命率第13團和第12團為紅3軍團前鋒,二渡赤水,回師遵義。中央紅軍渡過大渡河後,彭雪楓奉命率2個團擔任全軍前鋒任務,佔領川康邊界天全城。接著協同兄弟部隊突破蘆山、寶興防線,爬雪山,過草地。 1935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將軍委縱隊和中央紅軍主力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簡稱陝甘支隊),紅3軍團改編為第2縱隊,彭雪楓任司令員,李富春任政委。同年11月,中央紅軍主力到達陝北,與紅15軍團會師,恢復紅一方面軍及紅一軍團番號,紅3軍團改編為紅1軍團第4師,陳光任師長,彭雪楓任政委,並率部參加直羅鎮戰役。1936年2月,紅一方面軍改稱為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陳光、彭雪楓率部參加東征。5月初,回師陝北,彭雪楓入紅軍大學第一科學習。
第八部分彭雪楓 將軍(2)
彭雪楓與張震、滕海清等研究作戰部署
1936年秋,彭雪楓作為中共中央代表,被派往山西等地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積極爭取山西軍閥閻錫山停止內戰,聯合紅軍,共同抗日。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彭雪楓奉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積極與閻錫山協商紅軍入晉抗戰的有關事宜。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彭雪楓被任命為八路軍總部少將參謀處長兼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主任,併兼任中共北方局聯絡書記。10月16日,彭雪楓應第二戰區總動員委員會主任續範亭邀請,在山西大學發表題為《游擊隊政治工作》的長篇演講,後被延安解放出版社定名為《游擊隊政治工作教程》出版,在各抗日根據地發行。彭雪楓還在臨汾創辦八路軍學兵隊,訓練培養青年幹部,送往抗日前線。 1938年2月,彭雪楓奉命率原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三十餘名幹部前往河南確山縣竹溝鎮。在河南期間,還兼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部長和統戰委員會主任,後又兼任新四軍駐河南竹溝 留守處主任。彭雪楓到達竹溝後,首先幫助王國華、周駿鳴擴編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後該團改番號為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開赴皖東抗日敵後。5月,根據彭雪楓等人的意見,中共河南省委在豫東建立抗日武裝,將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組成第一戰區自衛軍第7路,由吳芝圃在睢縣、樞縣和太康組建豫東遊擊隊第3支隊。同年7月,彭雪楓派肖望東率抗日先遣大隊從竹溝開赴豫東,配合第3支隊活動。同時,彭雪楓還在竹溝舉辦教導隊,培養訓練幹部。 1938年9月,彭雪楓奉命組建新四軍遊擊支隊,擔負開創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的任務。10月,彭雪楓率游擊隊372人從竹溝出發,挺進豫東敵後,與吳芝圃、肖望東所部會師,合編為3個大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全支隊共1020人。在張愛萍、吳芝圃、張震的協助下,彭雪楓遵照中央所確定的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與地方黨組織密切合作,迅速建立了豫皖蘇邊區根據地和皖東北根據地,為而後組建新四軍第4師和建立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1939年9月,全支隊已發展到擁有3個主力團、6個簡編團,連同地方武裝共12000餘人。1939年11月,奉新四軍軍部命令,改番號為新四軍第6支隊,全支隊共19500餘人,包括1個特務團、3個主力團、6個總隊(各轄2個團)、5個縣獨立團(縱隊、大隊)。1940年1月,中共中央在對新四軍發展方向的指示中,以“彭雪楓所部由三連人發展到十二團”作為範例之一予以表揚。
第八部分彭雪楓 將軍(3)
彭雪楓與朱德、彭德懷等在一起
與此同時,彭雪楓始終把建立根據地擺在重要地位,確定了“由小塊到大塊發展,由一塊到多塊建立根據地”的方針。到1940年6月,建立起以永城為中心的豫皖蘇抗日民主根據地。至此,包括津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