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頁 (第2/2頁)
羅三觀.C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我們正在開始進行第一階段的實驗。」這是懂行的沈夕給孫立恩發來的訊息,「我們準備和呼吸研究所一起合作,研究一下新型冠狀病毒對肺泡的損傷機制……還要再驗證一下,之前發現的肺泡再生到底能不能重現。」
第十三章 新挑戰
新型冠狀病毒的肺泡損傷機制是個所有人都在關注的題目,沈夕對此有念頭不足為奇。
真正讓孫立恩有了興趣的,則是後面的「重現」內容。
肺泡細胞損傷不可逆,這是一種基本等同於常識的醫學共識。但和心肌再生不同,人類肺泡仍然有再生的可能性——ii型肺上皮細胞(at2細胞)就是決定肺泡再生的關鍵點。
作為形成和維持組織組織的最重要的肺泡細胞之一,ii型肺上皮細胞同時還有分化成i型肺上皮細胞(at1細胞)的能力。換言之,ii型肺上皮細胞可以是i型肺上皮細胞的幹細胞。
之所以不將ii型肺上皮細胞直接認定為i型肺上皮細胞的幹細胞,則是因為這種細胞本身還有調節肺泡水分、和肺表面活性物質代謝有關的功能——畢竟幹細胞的概念和定義還在發展,但目前還不能簡單的將ii型肺上皮細胞定義為幹細胞。
而這一次發現的肺泡細胞再生,就是一次明顯的由ii型肺上皮細胞轉化為i型肺上皮細胞的例項。
研究者對兩例接受肺移植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肺部標本進行了染色。透過蘇木精和伊紅(h&e)染色。隨後發現,樣本的肺泡腔中有很多脫落的細胞團和透明膜,間質區域存在明顯的纖維化特徵——這表明兩名患者都出現了嚴重的瀰漫性肺泡損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