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流浪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這就是東晉末年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這篇令人神往的遊記一問世(儘管陶淵明在文中強調\"遂迷,不復得路\"),隨即引發了世人對其創作原型地的考證,在江西,還是在湖南?或者在其它地方?
(一)\"桃花源\"在江西
從陶淵明的出生、經歷考證,陶淵明是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又一直在江州(東晉始置,轄江西大部)任職。他五十多歲時,左遷到九江市所轄的彭澤縣當縣令,只當了幾個月,妻子病逝,傷感之餘,陶淵明即解印辭官,寫下《祭程氏妹文》和《歸去來兮辭》後,不久就歸隱家鄉廬山下的康王谷。
這個康王谷,素有\"世外桃源\"之稱,系廬山第一長峽谷,全長15公里,面積有萬餘畝,青山疊翠,瀑溪瀉流,一派田園風光。谷裡種有大量的桃花樹,每到春天,桃花盛開,粉的、紅的、白的一大片,恰似\"落英繽紛\",很美。現已成為廬山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陶淵明墓就在景點內。
於是,人們普遍認為,康王谷就是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的原型地。
從陶淵明的詩風考證,他的心裡藏著一派田園風光。他在《歸園田居》(其一)中寫道\"……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在《歸去來兮辭》中也曾如此描述:\"……三徑九荒,松菊猶存…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從這些詩文可以感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其實就是他歸隱田園的康王谷。
從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的情懷考證,《桃花源記》是他晚年為自己所寫的《桃花源詩》而作的序言。
《桃花源詩》是一首五言長詩,詩中寫道\"……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從《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中可以感悟,\"桃花源\"其實是陶淵明虛構的一個沒有盤剝,人人勞作,人人淳樸而又自由、寧靜、和睦的\"世外桃源\",以此寄託了他濃烈的家國情懷。一方面,少有\"大濟蒼生\"之志的陶淵明不滿於東晉末年劉裕政權瀕臨崩潰仍腐朽的統治,於是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另一方面,植根於心的儒家思想又使得陶淵明\"猛志固常在\",儘管無力改變現狀,仍心憂天下關注國事。《桃花源詩》、《桃花源記》就在這樣的家國情懷下產生。
由此可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個聖潔而又美好、令人神往的地方,家鄉江西的康王谷作為創作原型地應是不二選擇。
(二)\"桃花源\"在湖南,或在重慶
從《桃花源記》中提及的\"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考證,\"桃花源\"在\"武陵\"。因漢晉以來一直對\"武陵\"沒有明確,之後才有\"武陵\"劃分為雪峰山、武陵山兩大部分的說法。於是,有了\"桃花源\"在湖南或在重慶的爭議。
湖南省的常德市有\"武陵\"之稱。據《常德文物志》記載,從漢朝起,常德就屬武陵郡治下。今天常德市的確也有一個桃源縣,距常德34公里,縣內有一個桃花源鎮,鎮內有一處水溪,溪水流向沅江,其後是綿延起伏的雨峰山,山下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宛若仙境,神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現已開闢成4A級旅遊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