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流浪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國才女張愛玲,因創作《傾城之戀》而響譽文壇,時稱"上海灘最紅的女作家",有很多有影響力的作品傳世。如《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沉香屑》及評論集《紅樓夢魘》、散文集《流言》等。
同時,張愛玲還是一位知名的電影劇作家,她改編的電影劇本如《不了情》、《情場如戰場》、《南北一家親》、《一曲難忘》等等,好評不斷,影響深遠。
但張愛玲的一生卻很不幸,真是可憐、可悲、可嘆、可痛,讓人感慨萬千!
(一)童年和少年,太缺少愛
1920年出生於上海名門望族的張愛玲,從小就熟讀詩書,很有文學天分和藝術細胞,7歲就開始寫小說,學習英文、繪畫和鋼琴。在小學期間就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散文《遲暮》、《秋雨》等。
但張愛玲的童年、少年生活卻並不如意,太缺少愛。
她的父親張志沂是標準的民國遺少,極不靠譜;她的母親是新式女性,留過洋的貴族之後黃素瓊。
張愛玲3歲時,因父親去天津謀職,她和沒有多少姐弟情的弟弟張子靜隨同母親舉家遷居天津,不久母親去歐洲遊學,父母就把開始讀私塾的張愛玲託付給姨奶奶看管。
張愛玲8歲時,張愛玲隨同父母又回到上海學習。
因父母性格合不來,兼之父親吸鴉片、逛青樓,母親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在張愛玲10歲的時候,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
在張愛玲一生悽苦的生命裡,母愛就這樣黯然離去,從此丟失。
父親後來娶了繼母孫用蕃後,家庭關係更加微妙。父親也不愛多管張愛玲,總給她暴力、監禁和傷害,還說用手槍打死她;繼母又總是添油加醋,製造家庭是非,長期與她水火不容,衝突不斷。
以致張愛玲在幼小的心靈裡,父母都已遠去,她成了心理上的棄兒,很無助地長大。儘管後來擁有熠熠生輝的曠世才華,但張愛玲潛意識裡總是蒙上沉重的兒時陰影,在成長的路上一直顯得孤高氣傲,冷眼看人。
這一性格影響了她一生。
也許,這是張愛玲以此掩飾自己親情的缺失,內心深處,她那份渴望親情呵護陪伴的心已死去,未來還有什麼可以奢求的呢?
以致她在親生母親37歲客死倫敦時,想見最後一面,她冷冷地拒絕了;1955年她離開香港,隻身到美國生活,也只把訊息告訴了姑姑,失望之下,對弟弟張子靜無心關照,對他窮困的生活狀態不想給予半點接濟;她死後,把財產全部留給了朋友宋淇夫婦,一分也沒有給弟弟。
張愛玲對她的父親和繼母,更是不留情面,隔離更深,對抗更甚。
張愛玲對自己,亦苛刻到極致,神經質地自虐。
可憐的張愛玲!
(二)不幸的婚姻:第一任丈夫胡蘭成原本無德無品,地地道道的"人渣"
張愛玲19歲時,以遠東第一名的成績被香港大學文學系錄取。
遺憾的是,由於受太平洋戰爭影響,張愛玲未能在香港完成大學學業。離開香港大學後,張愛玲返回上海,開始為報刊雜誌撰稿,走上專業的文學創作之路。
23歲時,小說《沉香屑》的發表,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嶄露頭角,後來一發不可收拾,發表了系列大放異彩的作品,尤其是《傾城之戀》發表後,張愛玲以"上海灘最紅的女作家"名聲一時響譽文壇。
但由於受小時候的陰影所致,張愛玲的愛情和婚姻卻很不幸。
首先她的取向就很偏極:我嫁人,就必須要嫁比我大十五歲以上的老男人。
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年長張愛玲14歲的胡蘭成,時任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鐵桿漢奸),在拜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