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流浪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
符離,在唐代,隸屬於徐州。在那裡,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叫毓村。
白居易11歲時,因父親遷任徐州別駕,他隨母從河南新鄭移居於此,一家人在這裡生活了22年。
於白居易而言,這個地方就是最他難忘的第二故鄉。自打認識美貌絕倫的鄰家女孩後,白居易與她青梅竹馬,相遇相知了17年,其間相戀8年,度過了最美好的年少時光。
這個鄰家女孩叫湘靈,小白居易4歲。在相識相知的第9個年頭,二人情竇漸生,相戀相愛了。
這是二人極純粹、澄澈又兩小無猜的初戀,彼此都珍愛著,雙雙墜入愛河。白居易歡喜之餘,一氣呵成,寫下《鄰女》,為他美麗的湘靈極盡褒揚: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桓娥旱地蓮。
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但白居易的母親白母卻不喜歡活潑可愛的湘靈,認為這個鄉下女孩出身寒微,而白家是官宦之家,兩家\"門不當戶不對\"。於是以\"影響白居易前程\"為由,就在白居易與湘靈相戀8年後,白母硬逼著白居易離開符離,轉學到襄州父親(公元791年,父親白季庚轉任襄州別駕)那裡用心念書,必須謀取好的功名。
母命難違下,白居易心想:好吧,\"初戀\"先放一放,自己刻苦讀書,中舉後再娶湘靈。於是,白居易為他心愛的湘靈寫下《潛別離》後,依依不捨地暫時告別:
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
在去襄州的路上,痴情的白居易相繼又寫下《寄湘靈》、《寒閨夜》、《長相思.九月西風興》等情詩思念湘靈。
其中《寄湘靈》寫得情真意切:
淚眼凌寒凍不留,每經高處必回頭。
遙知別後西樓上,夜憑欄杆獨自愁。
《長相思.九月西風興》更是道盡相思之苦: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白居易在襄州苦讀兩年後,29歲時赴京應考,一舉進士及第。欣喜之餘,白居易飛奔回到符離把喜訊告訴了母親,心想,我現在高中了,沒誤功名,母親不會反對我與湘靈結婚吧。
誰知?在白居易懇請母親迎娶湘靈時,固執的白母不同意,說還沒致仕呢。要求白居易要用心於致仕前的考試,不得掉以輕心。
沒辦法,白居易只好又埋頭準備致仕前的考試。
公元803年,32歲的白居易赴長安考試,高中第4名,得任秘書省校書郎職務,從此踏上仕途。
白居易要移居長安,離開符離了,他再次向母親請求帶上湘靈,要與她結婚。這回白居易心想:母親不再有任何理由拒絕吧。
哪知?封建思想嚴重、講究\"門當戶對\"又很\"偏狹\"的白母還是不同意,堅決反對白居易娶鄉下女孩為妻。
在\"孝道大於天\"的唐代,孝順的白居易毫無辦法,又不能放下致仕之路,只好迫於母命,與湘靈痛苦地分手。曉事明理的湘靈一下明白,她與白居易的初戀是沒有結果的。湘靈什麼也沒說,默默地,連夜為白居易趕製了一雙繡花鞋留作紀念,白居易在去往京都的路上,也為湘靈寫下了《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寄遠》、《生離別》等多首情詩回贈:
再見了,我的湘靈,我的初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