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流浪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徵幷州,大敗義軍首領劉武周、宋金剛後,又統領河南、山東軍隊討伐鄭王王世充,接管幷州。
武德四年,徐世積隨李世民出征鄭國,取得\"虎牢關之戰\"的大勝,抓獲荊王王行本,生擒夏王竇建德,降伏鄭王王世充。
因其赫赫軍功,李淵封李世積為天策上將。
武德五年,李世積取得\"洺水之戰\"的勝利,擊敗劉黑闥部將高雅賢。七月,討伐叛將魯郡公徐圓朗,迫降江淮義軍首領杜伏威。從而晉封左臨門大將軍、河南道大總管。
武德六年、七年,李世積配合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懷州總管黃君漢,一道討伐江淮義軍首領輔公祏,一舉平定江南,取得有名的唐滅輔公祏之戰的大勝。
武德八年,李世積任行軍總管,在太谷迎擊入侵的東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登基稱帝,稱唐太宗後,為避帝諱,李世積便改為\"李積\",受封幷州都督,封邑九百戶。
由此,李積轉入貞觀朝繼續統兵征戰。
貞觀三年,在兵部尚書李靖的統率下,李積任通漠道行軍大總管,與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共同討伐東突厥頡利可汗,於貞觀四年取得有名的唐滅東突厥之戰的勝利。
在此戰中,李積率三千人馬,從雲中(今山西大同)出發,突襲定襄,打得突厥人馬四散逃竄,逼降其大酋長,俘虜五萬餘人班師回朝。
李積由此在軍中贏得極高聲望,成為初唐名將,使突厥聞之喪膽。如同西漢時衛青、霍去病平定匈奴時在匈奴人中的威望一樣高,視之為萬人敬仰的\"戰神\"。
李世民為之授李積為金紫光祿大夫,代理幷州大都督府長史,大讚不已:
\"隋煬帝不能選賢安民,只知道築長城來防備突厥,對世情的認知糊塗至此。朕現在委任李積在幷州,就使突厥畏懼他的威名逃走。邊塞安靜,難道不是遠勝過築長城嗎?\"
於是,李積就在邊關幷州拱衛京師,任職長達16年。
貞觀十五年,就在唐太宗李世民打算調李積入朝接替李靖任職兵部尚書時,漠北薛延陀部首領大度設聯絡鐵勒各部部族,統兵二十萬南侵突厥,突厥首領俟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不敵,退守朔方,無奈向大唐告急,請求支援。
李世民便改任李積為朔州道行軍總督,與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一道,分兵共擊薛延陀,與大度設會戰於諾真水,取得有名的唐滅薛延陀之戰的大勝後班師還朝。
由此,李積備受李世民欣賞、厚愛。有一次,他生病需用人的鬍鬚作藥引,李世民便將自己的鬍鬚剪下,燒成灰配成藥,為李積治病。
貞觀十七年,晉王李治立為太子後,李世民遂加封李積為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加位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還寬慰李積說:
愛卿,你原來是太子的長史,如今他宮裡的事情也一併委託給你,所以有這樣的任命。若有委屈你的階位、資歷的地方,還希望你不要見怪啊。
由此,李積得享恩寵,轉任太子李治的老師,擔負培養太子的重擔。
貞觀十八年二月,由於高句麗權臣蓋蘇文侵犯新羅,新羅危急,便向大唐求救。李世民御駕親征,便任命李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隨駕東征高句麗,取得大唐滅高句麗之戰的大勝。
貞觀二十年,薛延陀部發生內亂,負責\"救火\"的李積奉令二次出擊,又取得完勝,斬敵首五千餘人,俘獲敵軍五萬餘人。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李積平定邊患後再次回朝,轉任太常卿,再次拜太子詹事,仍兼同中書門下三品。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病危,臨終前安排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