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派流浪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范蠡,春秋時期楚國人,公元前536年出生於宛地,因不滿楚國的腐朽統治,轉而投奔越王勾踐,官拜大夫後,邀請楚宛令文種一起輔佐勾踐。
因越王勾踐在公元前494年執意伐吳,兵敗於會稽,史稱\"會稽之恥\"。
為幫助勾踐振興大業,42歲的范蠡畢其心於一役,施展了一生才華,主動請文種留在越國總攬政務,自己陪勾踐夫婦於公元前493年去吳國當\"奴僕\"忍辱求和……最終,范蠡陪著勾踐夫婦在吳國當牛做馬服務3年後,得以安全回國。
回到越國後,范蠡和文種又竭盡所能、全力輔佐勾踐奮發圖強,終於於公元前473年兵強馬壯時一舉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刎,越國由此成就霸業。
這就是成語\"臥薪嚐膽\"講述的經典傳奇: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勾踐復國實現霸業後,范蠡已過花甲,63歲的年齡了。按常理,他已到晚年,可以坐享其成。然,范蠡卻選擇了另類的晚年生活。那,他的晚年生活如何?是怎樣過的?
(一)第一次功成身退
在多年為越王勾踐服務、與其共事的經歷中,范蠡明白,勾踐是隻能共患難、不能共享樂的\"雄主\"。他決定\"功成而不居\",哪怕自己63歲的年齡,也要急流勇退,離開越國,過自己想要的普通生活。
臨走前,他勸好友文種一起離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意思是\"飛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要收藏起來;狡猾的野兔獵捕盡了,獵狗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將被烹煮。\"
言下之意,我們趁現在大功告成之時,趕快離開越國,若還不離開越王勾踐的話,下場肯定會很悽慘。
可惜,熱衷功名的文種不相信范蠡所說,認為正立了蓋世之功,受到越王重用,高居為相,怎麼可能有不好的結局呢?死活不願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榮華富貴。
范蠡無奈,只好與文種作別。後來文種的下場果然驗證了范蠡之言。
次年,越王勾踐就找了一個\"文種想謀反\"的罪名,賜文種一把寶劍,令他自裁。
這就是成語\"鳥盡弓藏\"鉤沉的故事,告誡世人:功成不必自我。
(二) 泛舟蠡湖
范蠡作別文種後,果斷放棄了\"上將軍\"的殊榮,在勾踐大擺慶功宴犒勞功臣的那夜,悄悄與妻子西施掛冠離去。
那夜,范蠡與西施悄悄走出齊門,來到護城河,坐上事先安排好的小木船繞河逡巡了一圈京都夜景後,灑淚而別,向微茫的太湖而去。
太湖北邊的五里湖,風景優美,山明水秀。范蠡與西施決定隱姓埋名,在這裡搭建草房,正式過上漁家生活。
於是,范蠡經常攜西施泛舟五里湖,後來人們就把五里湖稱為\"蠡湖\"。
這就是范蠡\"泛舟蠡湖\"的故事。
後來范蠡與西施離開五里湖,選擇了遷居杭州西湖。
因此,也有范蠡與西施\"泛舟西湖\"之說。
(三) 三次散盡家財
范蠡在\"泛舟蠡湖\"、\"泛舟西湖\"期間,還化名鴟夷子皮,輾轉齊、宋等地,下海經商,主營漁業和販鹽。
由於范蠡有經商頭腦,長於\"薄利多銷\",很快就積累上千萬的資產。范蠡成了鉅富,對錢財卻堅持\"財聚而不守\"的理念。為此,他三次散盡家財,救濟貧困。
范蠡每次散盡家財之後,又很快賺到比以前還要多的財產。以致人們都很崇拜他,奉為\"商聖\",尊為財神,期望得到他這個大財神的保佑,經商沾得財氣,從此財源滾滾。
這就是後世供奉范蠡為財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