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豬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待井煥離開後,她的眼睛霎時深邃,目光清冷,一點點按住了自己的手指關節。
誓言猶在,可用已經應驗圓說,那麼當初魔心的詛咒呢?
——親緣盡散,天眷不永,生而萬劫,死無葬身之地!
魔心的這詛咒才是捆縛在她身上最後的枷鎖,因為除了所謂生死,還有一句最為致命——親緣盡散。
不管風烆如今待她如何,是昔日摯友也好,還是他稱霸幽海的絆腳石也罷,婠漓公主自認,他還是自己的親人。
所以,哪怕已經經歷過骨肉離散,但這最後的親緣尚未決裂,她便覺得,冥冥之中,一切猶未結束。
或者說,她此生最大的生死劫,才剛剛開始。
承天國,承天殿。
在天女離開的這些日子,承天殿的香火供奉,原已經降至了冰點,卻在這段日子,經歷了反常的旺盛,然後便是潮水一般的憤怒。
說到底,承天國民之所以朝拜承天殿,究其根本,也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親人得以苟活。
這是一份信仰。
當這些願望難以實現時,信仰的存在,便成為人們悲傷、絕望之後的洩憤工具。
,!
就如同凡人祈雨的“鞭龍王”一般。
龍王是人們對於風雨的寄託,平日裡三牲五祭,香火鼎盛。那些凡人們頂禮膜拜,虔誠之心可動天地,即便石雕泥塑亦可顯靈。
可一旦遭逢大旱,當供奉和哭嚎祈求不再有用時,激憤的人們往往會採取另外一種方法。
當年遊歷人間時,羲華與井煥便曾親眼見過,凡人們窮盡人力,將數千斤的龍王石雕擔出神廟,於熾烈的日光下鞭撻暴曬,祈求的聲音也變成了泣血的控訴。那場面,令身為神只的羲華與井煥都覺得全身微寒。
尤其是井煥,雖然龍王是凡人們杜撰出來的掌管風雨的神,遠離神界的人們並不知四海之主乃是海空之王的鯤鵬一族。如今他們對臆想之中的水神加以鞭撻,那憤怒便如同加諸在了井煥身上。
且凡人們是一種極懂得變通的生靈,他們永遠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力量依附。當鞭撻神像都不難實現心中所願時,他們便會迅速地轉移視線,尋求新的庇護。
就如同當年在穿過魔界“須臾之門”後,他們落地的那個人族山村,因為多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竟然眼拙心盲地對著一隻噁心又變態的藤壺精口稱“龍王神尊”,還獻上少男少女供其褻玩。
何其愚昧,又何其真實。
舊事不提,且說今朝。
承天國民的祈求得不到回應,早有亂事者帶頭闖入神殿意欲打砸,若非神官長顏慈帶兵據守,恐怕那曾經鮮花馥郁的神臺早便是一片廢墟了。
但以武抗武並非長久之計,反而在為真正的罪魁禍首轉移了矛盾,需對那些愚民加以震懾,方可保雲都不亂。傾陌仙礙於其身份不可對凡人隨意施為,以免天道偏袒弱小,對他降下責懲。而畫扇則沒有這許多顧忌,便由她施法,製造出諸多幻像壓制那些人族的蠢蠢之心。
這一招無疑十分好用。高壓和恐怖從來都不能真正按下心頭之火,但希望,卻最能瓦解人們的意志。
不過,不知畫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是有意為之,她為應對局面所造的幻像,正是天女羲華之形。
說她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是因為以妖族之力支撐神只之像所耗頗多,她不過日才可施展一次,以羲華之形貌安撫信眾,對鬧事者小懲大誡,殺雞儆猴,然後便需靜臥休養。
但百姓的恐懼不會正好合上她的節拍,她無法到臺前之時,此舉大多由傾陌仙代勞,但他束手束腳,效果便不足她十之一二了。
再加上勵蒼帝背後之人明顯是知曉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