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奇技建城 (第2/2頁)
吃貨大聯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法,使鋒刃具有鋼鐵組織的表面層。這樣的刀具,可謂吹毛斷髮。
採用生鐵淋口的技術,使原來以熟鐵或低碳鋼為本體的生產工具,表面有一層一定厚度的擦生層,包括滲碳層和生鐵熔覆層。滲碳層具有高碳鋼性質,達到了表面堅硬,內部柔韌和耐磨耐用的要求。
冷兵器可以說在大明朝已達到巔峰,只是面對機動性極強的建奴騎兵,明軍吃虧的不是器械,而是對於騎兵的戰術。
明洪武二十八年允許私人開採,民間冶鐵業就此蓬勃發展,像是這雖說是殘破的義州城,鍊鐵並不困難。
有了鐵籠,再用它內裝石塊,就可以用來修繕城牆了。這個方法,使得眾人登時興奮起來。
只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比較棘手。曹變蛟久在邊塞,修城牆如家常便飯,他拱手說道:“殿下,此法雖是甚好。然需要把石塊和鐵籠運到城牆上並非易事,單靠人力,咱們一個月內還是無法完工。最快,怕是也得三個多月。”
朱慈烺微微一笑:“所以,這事就得交給曹將軍你了。你帶人去城外伐木,凡是能用的巨木都給我砍回來。還有,李總兵,你們去城外運石的時候,若木車不夠用。可用盾牌墊在地上,用繩子推拉,可省半力。”
朱慈烺的行為,再次的重新整理了所有人的認知,人們之前對於這位小太子的所有疑慮頓消。有些開始對朱慈烺產生了敬畏之心,太子就是太子,怕是自有真龍保佑。不然,為什麼他懂得這麼多。這些匪夷所思的技術,沒人能想的到。
軍中能工巧匠所在多有,朱慈烺帶來的足有萬人。雖說是能打的不過五六千,剩下的人打仗不行,幹活卻拿手。
一車車的石塊,被用馬車拉或者人力推。又或者,如朱慈烺所言,將重的石塊放在盾牌上,由前面十幾個人一起用繩子拉著後面的人推著往前行。
而城內的鐵匠鋪則叮叮噹噹打鐵的聲音不絕於耳,這些將士們赤著上身,汗如雨下。一塊塊鐵片,在不斷地鍛造捶打中,逐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