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秦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界上沒有隔山打牛的武功,所以暴力導致顱腦損傷死,都會在頭皮上留下痕跡。因為頭皮上有毛髮,所以如果不剃除毛髮,有的時候可能不能發現損傷所在,這也是現在屍體解剖要求必須剃除毛髮的原因。
頭皮損傷有可能是皮內出血和面板創口,也有可能是皮下出血,還有可能是帽狀腱膜下出血。研究頭皮損傷的部位,可以推斷受力的方式和方向;研究頭皮損傷的形態,有助於推斷致傷工具。比如在頭皮創口裡發現了磚屑,就可以推斷致傷工具是磚頭。再比如上述案例中,因為發現夏曉曦的帽狀腱膜下有出血,就推斷出她被拉扯過頭髮。帽狀腱膜是一層由緻密的纖維組織構成的膜,它的下面是疏鬆結締組織。正是因為它,我們的頭皮才可以相對於顱骨有滑動的空間。直接打擊的暴力,是不能導致帽狀腱膜下出血的,只有拉扯頭髮,才能形成。
二、顱骨損傷
顱骨為一個空腔球體,分為顱蓋骨和顱底骨。顱蓋骨骨折在顱腦損傷中比較多見。不同形態的顱骨骨折,可以幫助法醫推斷致傷工具、打擊點、打擊次數和順序以及打擊方向。
比如某人的顱骨穿孔性骨折,呈八角形,就可以據此推斷致傷工具應該是八角錘。
顱骨的線性骨折,還會造成一種現象,叫作「骨折線截斷現象」。有兩條以上骨折線互相截斷的話,說明死者頭部被二次以上打擊,第二次打擊形成的骨折線不超過第一次打擊形成的骨折線。據此不僅僅可以判斷打擊的次數,還能根據骨折線互相截斷的現象判斷頭部被多次打擊的先後順序。
再比如,某人頭部粉碎性骨折,一塊顱蓋骨都碎了,那麼碎得最深的地方,就是他頭部被擊打的部位。
除了顱蓋骨,對顱底骨損傷的鑑定有時也很有意義。因為顱底骨位於顱底,外力是不能直接接觸到的,所以通常見於顱蓋骨的骨折延伸至顱底,或者巨大暴力導致顱骨整體變形,從而導致顱底骨骨折。也有見於高墜案例中,死者坐位著地,力量沿著脊柱傳導到顱底,導致枕骨大孔附近骨折。
在此之外,還有一種嚴重的顱骨骨折,我們稱之為「全顱崩裂」。這種骨折已經分不清骨折的形態和部位了,是全顱廣泛性的骨折形態。因為顱骨非常堅硬,所以這種骨折是一般人力難以造成的,通常見於交通事故、爆炸、槍傷或者高墜案例中。
三、顱腦損傷
顱腦損傷致死的機制,並不是頭皮損傷和顱骨骨折,這兩者都不能導致死亡。真正導致死亡的,是腦組織的損傷。
開啟顱骨後,可以看到一層膜,稱為硬腦膜。切開硬腦膜,就可以看到腦組織了,腦組織的表面附著著一層透明的蛛網膜。因此,腦組織受傷出血,有可能是硬腦膜外血腫,也有可能是硬腦膜下血腫,或者蛛網膜下血腫。有時還有腦組織的挫裂傷和顱內血腫。明確腦損傷的型別,有利於明確外力和死亡的關係,從而給法庭提供證據。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些打架糾紛案件中,死者存在顱腦損傷,但也存在腦血管的病變。此時法醫就要明確死者顱腦內出血死亡,究竟是外傷直接導致,還是疾病直接導致,從而明確當事人責任、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比如老秦以前處理過一個案件,兩人在糾紛中,一個人突然倒地後死亡。經過解剖檢驗發現,死者的頭皮有一個血腫,但是顱骨無骨折,硬腦膜外、硬腦膜下都沒有出血。死亡的原因是蛛網膜下廣泛性出血、顱內血腫,腦組織也沒有發現挫傷。經過法醫的細緻檢驗,發現死者的基底動脈環上有一個動脈瘤,正是這個動脈瘤破裂,才導致了大量出血,從而引起死亡。那麼,死者的死,並不是外力導致的,而是因為外力誘發動脈瘤破裂而導致的。因此,死者並不是對方打死的,而是打架誘發了疾病突發死亡的。這就明確了當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