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順著太平觀旁邊的這條小河流往上游走去,有一個村落,是清南鎮劉家村,村北的的小河邊上,兩座土胚房並立,每座土胚房都有三間房,茅草頂。從屋後到門前的一片空地,一圈籬笆圍成的兩個小院子,籬笆修得不高,大概一個三歲孩子的高度。籬笆的竹枝中間交錯的生長著一些木槿花,是農村裡常見的花草,農閒時摘了葉子來洗頭正合適。
這是劉家村裡趙家兩兄弟的房子,當年趙家兩兄弟的父親,趙石頭是在戰亂的時候跟著父母逃難而來的。那時候的趙石頭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他只有 10 歲左右。他們一家人背井離鄉,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逃亡之路。
經過漫長的跋涉,他們終於來到了劉家村。這裡雖然也遭受了戰亂的洗禮,但相對來說還算安寧。新帝登基後,局勢逐漸穩定下來,人們開始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生活。
趙石頭一家決定在這裡定居,他們用勤勞的雙手開墾土地,修建房屋。儘管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和安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趙石頭逐漸長大成人,他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雖然剛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但好在趙家父母也是勤勞肯幹的人,在這村裡的北面開荒耕種,一點點的在這劉家村從無到有的建立了一切,有土胚房子,有田,到了趙石頭20歲的時候,就娶了在村裡頭一戶人家的女兒,生了兩子一女。
如今,趙家兩兄弟繼承了父親的家業,繼續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大兒子趙慶山住在這左邊的房子裡,長大後娶了鄰村的姑娘周氏,生了一子兩女,小兒子趙慶木娶了本村的姑娘劉氏,生了兩子一女。兩兄弟就著父親以前的房子佔地,又跟村長買了旁邊的地,蓋起了這兩座土胚房,生活雖然不是那富裕的,但好在兩兄弟是勤勞肯幹的,哪怕是開荒來的田地,也認真打理,交了那稅賦後,日子也能過得去,不至於窮苦到要賣兒賣女。
慧清和慧覺是堂姐妹,慧清本名叫趙春柳,是趙慶山的兩女中的大女兒,今年十六歲,比妹妹趙春梅大兩歲,慧覺是趙慶木的女兒,叫趙春桃。趙春桃跟春梅是同一年出生的,春桃比春梅大半歲,姐妹三個人年歲差不了多少,從小一起玩耍,一起幹活,感情要好。
“春柳姐,明天鎮上有集市呢!咱們之前新學的那些繡花樣式,你用它們繡了多少手帕啊?如果數量夠多的話,要不要和娘還有大娘商量一下,把這些手帕拿到鎮上去賣,換點錢回來呢?”春桃一邊熟練地納著鞋底,一邊轉頭看著正在刺繡的春柳,輕聲問道。
姐妹三個正圍坐在院子裡,熟練的做著針線活,聽了春桃的話,春柳放下手中的針線,輕輕揉了揉眼睛,微笑著回答道:“嗯,我已經繡了幾條。不過剛開始那兩條繡得不是很好,估計也賣不上價格,後面的繡的還可以,加起來有五條。”
春桃點了點頭,“那等會兒吃完飯,我們就去跟娘和大娘說一聲。家裡的雞蛋也攢了不少,娘她們應該要拿到集市上去,換了錢,或者置換點什麼東西回來。我們也一起去,賣了這帕子,再買點繡線回來。”春桃繼續埋頭納鞋底,邊盤算著邊跟春柳商量著把帕子賣了。
“你做了幾條啊?我做得不多,新花樣,繡得慢呢。”春柳手上也沒停,用力的將納鞋底的線拉得嘣嘣響。
“我也才做了四條,春梅,你呢?”春柳轉頭問著春梅。
春梅是個安靜的性子,溫溫柔柔的回答:“我做的也慢,只有三條,還有一條做一半呢。”
“那都有十來條了,我們拿去鎮上換錢吧,這新花樣比之前的難,但是繡出來確實是好看,二丫說是南邊傳過來的時興花樣,沒準比之前的好賣,那我們可就能多掙些錢了。”春柳算著數量,提議著。
“可是我有兩條繡得不太好看呢,怕是不好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