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朝會(中) (第2/2頁)
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現如今,這廣東道御史張修德竟然聲稱遼東經略熊廷弼於遼東草菅人命,如此手段實在是有些\"拙劣\"。
畢竟此事,實在經不起推敲,稍加調查便可知曉其真假。
次輔劉一璟站在隊伍前列,聽聞身後響起的呼喝聲,眉頭不由得緊皺,心中直呼荒謬。
那熊廷弼早在萬曆年間便曾巡按遼東,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並且在\"薩爾滸之戰\"過後,不顧麾下官員阻攔,親自前往薩爾滸腳下,收斂陣亡將士遺骨,收拾遼東殘局,豈會幹出\"草芥人命\"的荒唐事。
心思通達的內閣首輔方從哲聞言則是一喜,先是面無表情的瞧了瞧面色漲紅的張修德,隨即便在禮部侍郎孫慎行,斂都御史張文達等人的臉上掠過。
他雖然與劉一璟,韓爌等人\"政見不合\",但多少也清楚其為人,縱使想要\"構陷\"遼東經略熊廷弼,也不會編排如此惡劣的罪名。
這張修德怎麼看,都像是自作主張,亦或者受了\"有心人\"的蠱惑。
但不管怎麼說,東林黨人的這波\"進攻\",實在是自取其辱。
\"草菅人命?\"
正如首輔方從哲心中所想,天子的聲音雖然依舊平穩,但卻夾雜了些許憤怒,使其消瘦的身軀都微微抖動著。
\"事關重大,臣自不敢妄言。\"面對著天子的詰問,張修德竟沒有半點懼色,反倒是從容不迫的自懷中掏出一封奏本。
\"廣寧巡撫王化貞曾與臣在書信中言明,遼東經略熊廷弼按兵不動,並在遼東採取高壓統治,以至於我大明百姓有家不能回,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譁!
如一陣狂風掠過,偌大的皇極殿瞬間譁然一片,殿中朝臣均是面露驚愕之色,就連次輔劉一璟及東閣大學士韓爌都目瞪口呆,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若是換了旁人,此等聽上去十分荒謬的言論自然沒有半點說服力可言,但王化貞不僅是前任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得意門生,更曾於萬曆年間駐守廣寧,招撫蒙古諸部,可謂是有勇有謀。
倘若王化貞也如此言說,熊廷弼於遼東草菅人命的行為或許並不是空穴來風?
見張修德一臉信誓旦旦的模樣,殿中本是對此等荒謬行為嗤之以鼻的大臣也不由得遲疑起來。
難道真的確有其事?
而內閣首輔方從哲此時也不復剛剛的鎮定,對著張修德怒目而視,臉上的褶皺都是擠到了一起。
春秋筆法!
熊廷弼能夠被萬曆皇帝臨危受命,除了其昔日的\"功績\"之外,也與他的力薦離不開關係,故此二人關係頗為融洽。
正因如此,方從哲十分知曉熊廷弼於遼東奉行何種戰略,更清楚這張修德口中的\"大明百姓\"並非遼東本地漢民,而是名義上效忠於朝廷的\"蒙古流民\"。
自女真老酋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之後,朝廷便在遼東奉行\"以夷制夷\"的戰略,招撫蒙古部落,抗擊建州女真。
但後來諸多教訓早已證明了蒙古人與女真人實乃\"蛇鼠一窩\",不可輕信,唯有王化貞始終堅持倚重言而無信的蒙古韃子。
這張修德故意不提\"大明百姓\"的真實身份,而是以春秋筆法將其一筆代過,實在是\"用心良苦\"!
一時間,各式各樣的議論聲於皇極殿內此起彼伏,不少東林官員都是默默交換眼神,實在是人心所向吶!
但竊竊私語中,卻無人注意到上首天子愈發冰冷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