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年,憂國憂民的詩人杜甫從洛陽返華州,沿途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經過潼關之時,揮毫潑墨 ,又寫下不朽名篇《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杜甫詩中的:‘’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說的是安史之亂髮生後,唐朝名將哥舒翰兵敗潼關的故事。
天寶十五年(756 年)六月,哥舒翰被奸臣楊國忠多次逼迫,倉促之間出關迎戰安祿山麾下悍將崔乾佑。
崔乾佑早已求戰不得。得知唐軍將出關作戰後,馬上在潼關之東的靈寶西原上佔據險要地形,在長達七十里的隘道旁埋下精兵,以待唐軍前來投羅網。
為了順利誘使唐軍進入伏擊圈,崔乾佑派誘敵之兵近萬人,故意不列陣不成伍,七零八落,鬆鬆垮垮,拖拖拉拉,忽進忽退、嬉鬧無形 。
唐軍大笑胡人愚鈍,以為叛軍乃烏合之眾,不堪一擊,遂追擊之。
,!
叛軍一觸即潰、偃旗息鼓,作敗逃狀,唐軍以為得計 ,毫無防備。列隊遊行一樣輕鬆地進入了叛軍的伏擊圈。
待唐軍進入口袋陣後,叛軍據險突起,乘高拋下木石以擊唐軍。
唐軍二十萬人擠塞在狹長的隘道中,突遭伏擊,隊形大亂,無數將士被飛滾而下的木石砸死砸傷。
哥舒翰急令以馬車為前驅,欲衝出叛軍的伏擊圈,崔乾佑用草車幾十輛堵塞在唐軍馬車之前,然後縱火焚之!
一時之間峽谷內濃煙滾滾,加上東風突起,唐兵睜不開眼,只是手持兵刃亂砍亂殺,結果未傷叛軍一兵一卒,自己人倒是相互踐踏、死傷很多。
叛軍齊聲吶喊,唐兵以為叛軍來襲,隔著煙霧聚弓亂射,射到天黑,箭已用盡,才發現沒射死一個叛軍。
這時,崔乾佑已遣奇兵從南山繞到唐軍背後發起突然襲擊,與隘道旁的伏兵相配合,唐軍首尾駭亂,四處亂逃,囂聲動天。
哥舒翰見大勢已去,僅率百餘騎渡過黃河,擺脫叛軍追擊,退入關內。
二十萬唐軍,至此一敗塗地!七十里長的隘道、山谷中死者盈溝。
潼關外有唐軍為防止叛軍入關而修了三道塹壕,寬約二丈,深達十丈有餘。
唐朝潰兵逃到城邊,慌不擇路,無數人馬墜入壕中,直到滿了壕溝!
後面敗逃回來計程車兵就踏著塞滿三道深溝的人和戰馬屍體退入關內!
二十萬眾,生還的僅有八千餘人。
哥舒翰退回潼關城內後,被他的手下將領火拔歸仁劫持,無奈之下只好投降了安祿山。
哥舒翰被押送到洛陽去見安祿山,安祿山得意洋洋地問道:“汝常輕我,今何如?”
哥舒翰伏地謝罪道:“陛下撥亂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門,來瑱在河南,魯炅在南陽,吾願為陛下以尺書招之,三面可平也。”
哥舒翰表示願給在河北堅持抗擊叛軍的原部下寫招降信,安祿山大喜,封他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但是,哥舒翰的招降信沒起什麼作用,安祿山就將哥舒翰囚禁起來,下了大牢。
後來,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將哥舒翰處死。
一代名將就此殞落,落個可恥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