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達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很快過去,張曉等人很快回到了京城。張曉在回到京城附近的時候,就收到了皇命,讓自己第二天前去單獨奏對。
次日,御書房裡。
“你這一路上倒也是辛苦,去的路上把《徵墨西哥記》寫了,回來的路上把《人間五十年》也寫好了。”皇帝一邊說著,一邊手上拿著《人間五十年》的書稿。
“《人間五十年》其實老早已經寫好了,只是這本書如今事涉朝廷大政,微臣不得不謹慎,再多校對了幾次。一直寫完了修改完了才送給陛下,還請陛下見諒。”張曉回答道。
“謹慎是好事,不過畢竟《人間五十年》這本書,畢竟只是小說之言。接下來這些時間,你也要專心撰寫那本《菊與刀》,把你對倭國的分析都寫的再詳細一些。《大國崛起》要是你有時間也可以開始寫起來,特別是這些國家的典章制度、器具軍備可以多寫寫,特別裡面有講到火炮火銃還有戰船的要詳細講。不過你也不要太過緊張,你寫的這些東西,朝廷都要參驗的,不會就這麼照著來用的。”皇帝說道。
“謹遵陛下聖命。”張曉說道。
“你的書一到,朕就拿來看了。這倭國,按照皇明祖訓,那是不徵之國。可是如今人家倒是自視甚大,想要入侵天朝內藩,甚至還想直接入侵天朝。這場戰爭那就是不打也不行了。”皇帝感慨道。
“陛下,那倭國畢竟是島國,人口又多,又有那麼多的武士,豐臣秀吉又是繼承了他前任主公織田信長的事業,所以倭國的入侵,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也就是趁著倭國還沒有準備充分,一定要把戰爭準備好,要不然就很麻煩了。我們運輸糧草,要比倭人麻煩的多。”張曉說道。
“織田信長的目標,就是要天下布武是吧。該說的不說,這個口號確實霸氣。不過可惜了,已經死了這麼多年了,要不朕也想好好會會他,畢竟此人不失為奸雄。這個織田信長按理說也是從刀槍裡面殺出來的,怎麼也就如此不防備,就這麼被人燒死在寺廟裡了,真是死的太難看了。”皇帝評價道。
“是的,織田信長死的確實也很突然,明智光秀是他手下的大將,他也沒想到明智光秀居然敢造反,沒有等到援軍就戰死在大火之中了。明智光秀起事倉促,又沒有大義,所以當時豐臣秀吉火速調集軍隊往回趕,一下子就擊敗了他,從此擁有了大義。織田信長的嫡子也死了,剩下的子孫後代都不成器,織田家族就只能這麼眼睜睜看著原來的僕人豐臣秀吉一路做大、反客為主了。”張曉說道。
“不過你這書裡面,怎麼把豐臣秀吉這次行軍叫做‘中國大返還’?這個豐臣秀吉行軍速度倒還是真的可以,可見其治軍還是有一套的。”皇帝問道。
“請陛下恕罪,倭國有一個地名就是叫中國地方,就是日本最大那個島本州島西部一塊區域,臣就這麼直接拿來用了。倭國人以自己首都為中心,根據遠近距離劃分了“近國”、“中國”、“遠國”3個地區這個地名的意思,“中國”這裡就是中部地區的意思。”張曉解釋道。
“沒事,你改個名或者備註一下就好,朕就是好奇這個地名。那眼下聊聊你之前上的那本奏疏《備倭志略》吧,說是奏摺,你這寫的也是夠長的,好在你在裡面還沒有廢話,要不放在太祖爺那會兒就不好說了。你這本奏疏送上來以後,朕和內閣幾位大臣也一起看了,寫的很好。可是你必須要跟朕說清楚,你說的這些話的依據在哪裡,你會認定倭人要從釜山一帶登陸?還有,你為何把朝鮮國的軍隊說的這麼弱,朝鮮之前可是把自己北邊的女真部落欺負的很厲害,拓展了好大一塊地。”皇帝問道。
“請允許臣用地圖說明登陸地點的選擇,其實很好判斷。倭國出海到朝鮮,最近的就是從倭國九州島到朝鮮釜山一帶。況且這一片海的中間,還有一個對馬島,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