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2章 說怪,獸就來 (第1/4頁)
槭落楓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常造高達的讀者都知道,把設計圖變成產品,那中間隔著十萬八千里呢。
畢竟設計這東西,屬於有手就能畫、有腦就能想,以前是耗鉛筆和畫紙,在電腦繪圖軟體出來後,就只費電了,而今ai的高度發展,更是連人工都省了,全智慧生成了。
因此,設計在工業領域雖屬上游,但卻是最簡單的一環了。
就像文娛行業一樣,網路文學是文娛的上游,卻是有手就能寫,但往下的出版、漫畫化、動畫化、影視化,那是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比一個成本高。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足夠聰明的話,能夠提出領先時代的想法,而想要實現或者證實,卻需要整個世界花費幾百上千年的發展才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黑洞早在1783年就被提出來了,可是直到兩百多年後,人類才拍攝到第一張黑洞的照片。
還有世界最高樓,為何只蓋到八百二十八米就停下來,不繼續往上蓋了了,是‘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資金不足以蓋成千米的大廈嗎?
用十二指腸都能想到這群窮的只剩下錢的傢伙,根本不可能缺錢蓋樓。
原因很簡單,再往上增加的話,建材、地基就支撐不住建築自身的重量了。
這就像疊羅漢,每蓋一層樓就相當於往上加一個人,能夠摞多高,全看最底下那個人的雙腿能不能撐住上面持續增加的重量。
即便退一萬步講,下面的是超人,雙腿能承千斤萬擔,但他所站的地面,也會因過重而塌陷,讓他的雙腿陷進去。
高樓亦是如此,即便說地基能夠承受住上層建築的重量,可地基下面的岩石呢?
這也是為何陸地最重的大象,還不如海中最重的藍鯨一條舌頭重呢。
就是陸地生物需要腿來支撐全身重量,要踩在地上,地面撐不住就寸步難行,所以大象最重也超不過十噸;而海中藍鯨能夠藉助海水的浮力,因此最大的能長到兩百噸。
也因此,設計時能夠天馬行空,但製造時就必須立足於現實。
哪怕你設計出小型核聚變的方舟反應爐,也會因找不到合適的材料,製造出足以約束上億度高溫等離子體的強磁場和能夠承載海量能源的線路,而無可奈何的將設計圖放一邊吃灰。
gw-r就是這樣的情況,早在2014年就設計出來了,但找不到足以支撐的材料,那就只能停留在圖紙上。
可朝影博士強就強在,不僅考慮到了這些問題,還解決了這些問題。
那就是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好幾條街的巨型3d印表機,不用配套工廠,也不用拉生產線,更不需要培養熟練工人,只需要往裡灌原材料,就能根據圖紙,列印出相應的零部件,然後用巨型機械臂進行組裝成型。
3d列印,對在場的人來說並不陌生,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tpc的供應鏈中,很大一部分也都是使用3d列印技術而成,比起傳統機械加工的車銑刨磨,效率高不說,成本也極大的降低。
而朝影博士拿出的這款3d印表機,不僅能夠列印長二三十米、粗七八米的主軸,還能在列印過程中做到強核力才具有的效果,讓材料在原子層面如遭到壓縮似的緊密貼合在一起,使得材料密度大幅度增加,從而讓效能翻著倍的往上增長。
正因為有如此‘黑’的天頂科技,才能一口氣製造出七十米高的特拉菲扎,否則的話,光是這七萬噸的自重,就足以把腿腳給壓垮了,哪還能做出跑動呢。
毫不誇張的說,特拉菲扎的成功,朝影博士一人佔功百分之九十九,剩下所有人勉強共享百分之一,甚至貢獻度還不如哥機械臂呢,畢竟機械臂還負責最後組裝呢,而他們不說只是喊666,那也差不多了。
真·以一己之力,推動